第378章 弄不好就諾貝爾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980年代初,在日本名古屋大學,已是年過五旬的赤崎勇帶著學生天野浩重啟了有關氮化鎵的研究。
前世他們將在1986年成功製出了以前被認為不可能製造出的氮化鎵晶體。
1989年,他們發現這將電流通入晶體的話,後者的發光可以得到增強。
隨後,日本的一家很小的公司日亞化學工業的員工中村修二注意到了赤崎勇師徒的研究成果。他順著師徒的研究方向,解決了不少技術難題,最終在1993年製出了高亮度的藍光LEd。
如果說赤崎和天野兩人讓氮化物的研究有了希望。那麼中村就是這個領域的獨行俠和集大成者了。
2014年,日本名古屋大學和名城大學教授赤崎勇、名古屋大學教授天野浩,以及北美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中村修二,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帶來了節能明亮的白色光源”,共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藍光LEd的發明,使得人類得以用LEd湊出足夠亮的白光。而發白光LEd的效率比白熾燈要高上不少。白光LEd促成了各種Lcd顯示屏的發明,也促進了照明效率的提高。特別是,後者使得人類降低碳排放、對抗氣候變遷成為可能。
這裡面的物理機理沒有什麼難的,本科生都懂,其實中村解決的就是一個微電子器件的工程問題(外延生長和摻雜的問題)。
這個成就配得上諾貝爾獎嗎?
當然,絕對配得上。
不管是基礎物理研究還是應用物理研究,只要此項研究可能或者已經帶來巨大的理論或是技術上的變革,都是有可能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的。而藍光LEd無疑是已經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因為現在所有的LEd照明以及Lcd顯示都會利用到藍光LEd。
對於季宇寧來講,這項發明更直接的效果就是演唱會或者晚會的LEd白光照明將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而電子產品的液晶Lcd顯示可以做的更薄更小,而且能耗低,影象效果好。
根據系統提供的發明資料,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製作出基於氮化鎵的藍光LEd晶體。
季宇寧幾年前就自學了大學的數學物理等理工科的本科和一部分研究生課程,知識和能力並不差,甚至他的數學的能力還要遠遠勝過那三個日本人。
至於實驗室以及實驗設施,基本上他在香江都有現成的。
而且系統提供的研究資料和製備工藝,使他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也沒有彎路可走。
他可以在今年先把實驗室的藍光led晶體搞出來,至於商用的,過兩年也可以。
“弄不好還真的諾貝爾了。”
看著對面林妹妹那如蓮花綻放般的臉,季宇寧卻有另一種熱望從心底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