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的一聲巨響,震得人耳膜子嗡嗡亂響。一股黑煙也從城門騰上半空,鼻間嗅到的也是剌鼻的硝煙味。住在城牆不遠處的百姓聽到城門這裡巨響聲跑來看時,卻發現城門洞子一片通亮,那厚重的城門竟是不見了蹤影。
“城破了?!”
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膽小的衙役已經扭頭撒丫子跑了。
從地上爬起來,耳朵還在響著雜音的賈知縣好不容易清明下來,結果聽到的就是城破了的喊叫聲,那刻,他直覺天旋地轉,直以為今日就是他的死期。正苦時,城外卻有聲音傳來。
“開了你們的城門,只是要你們識趣些。現在馬上把我們要的東西送過來,不然我們就衝進城殺人了!”
怔了數秒後,陸縣丞搶在賈知縣前將這事應了下來,隨後城中立時動員起來,不到小半個時辰,就有一批鞋子送出了城。城中本來就備有犒軍的酒食,這會也都是搬了出去。說來也怪,這城門都開了,城外的明軍卻真的沒有入城,而是急忙急了的挑選合自己腳的鞋子,然後圍坐在一起猛吃一通,接著把嘴一抹起身拿著武器列隊,看樣子真是要走。
賈知縣阿彌陀佛,走了就好,走了就好。滿城紳民也都是齊鬆氣,可那幫明軍中卻跑出一人將一塊木牌插在了城門前。牌子上用石灰寫著幾個大字——“城中為順民”。
那明軍把牌子插上後,朝送東西出來的人說道:“東西別收,我們後邊還有弟兄要過來,你們每隔半個時辰就送一批鞋子和吃的放到這裡。照做的話,保你們城中平安,要不然就殺你們個雞犬不留!”(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
蕪湖,因為蒙古二韃子大爺的到來又姓了明。
成功騙取蕪湖城後,千戶那木圖和安軍使吳重山立即向浙軍發出訊號,很快,兵部尚書張煌言便再次屹立在蕪湖城頭。
此時的張煌言一掃十數天前的迷茫和絕望,又一次意氣風發。經太平軍的幫助,三千多被清軍抓捕去的浙軍士卒被解救出來,原先在銅陵自潰的水師也被張煌言派人重新聯絡往蕪湖集結,現在浙軍已經恢復到五千餘人,三百多條船。那木圖部將擒獲的數百綠營兵連同繳獲的軍械也交給了浙軍,現下已經打散分給了浙軍各將。
太平軍並沒有在城中駐紮,而是在浙軍趕到後便退到了城外。安軍使吳重山帶著幾人留在城中和浙軍的參軍徐允耕作相交關接事項。
在城頭感慨一番後,張煌言來到蕪湖府儒學,先在孔廟行禮,再轉至明倫堂前,此時城中男女老少紛至,皆要親眼見一見這位再次到來的大明兵部尚書。百姓見到張煌言後便即哭訴浙軍撤退後他們所遭受的苦難,有親人被殺的更是泣不成聲。
張煌言無比愧疚的拱手對眾人道:“是我張煌言對不起大家!諸位所受的苦難,我張煌言來日一定為大家向韃子討回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光復南京!”
百姓多不知外面到底發生什麼大變,只知浙軍又打來蕪湖,故而都道大明恢復有望,因而一聽張煌言說南京能夠光復,頓時紛紛叫好。
“各位鄉親父老,我們明軍是正義之師,絕不會擄掠清算。前番我來時便曾下過嚴令,今天我同樣要鄭重宣佈,蕪湖百姓的生計一切照常,做買賣的、種莊稼的,照樣做你們的營生,我明軍絕不會侵犯大家!當然,我也歡迎大家主動加入我們,一起光復南京,一起殺韃子!”
與百姓談話之後,張煌言又與城中士紳晤談,同時接見遺老和義士,安排部署蕪湖光復後的官府建立和秩序維持相關的事。不過除了那些之前就秘密和浙軍有聯絡的抗清士紳,大多數蕪湖士紳對於張煌言和浙軍的重新到來感到不安,因為他們害怕浙軍會再次失敗。
對此,張煌言告訴他們,廣東太平軍已經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