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為重視,必須是德高望重之人,受到西漢皇帝的禮遇,動輒與宗室或貴族、高官同時受賜。

用後世的說法,近似於地方議會,可以直接上書朝廷,朝廷的重大決策,也會徵詢他們的意見。

朝廷和地方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

但到了東漢,士族豪強崛起,三老地位下降。

不過東漢計程車族還要些臉面,至少嘴上一直在標榜仁義道德,所以沒把事情做絕。

到了三國,連年戰亂瘟疫,地方生態完全被破壞了。

再到司馬家,進一步拉低華夏道德水準,洛水之誓、當街弒君都幹出來了,還指望地方能遵守道德?

不是楊崢一再甩鍋司馬家,經歷這個時代,才會明白司馬家乾的事,對這個時代的人心產生何等巨大的衝擊。

尤其是在諸葛武侯的對比之下……

東晉、西晉、南北朝為何禽獸皇帝這麼多?

一大原因就是巨大的不安全感,看誰都像是司馬懿,甚至出了“寧為高貴鄉公死,不為常道鄉公生”的口號,皇帝成了高危職業。

於是大家都沒了底線,也都不要臉面……

治國先治吏。

想要恢復西漢時期的地方生態已經不可能了,只能另闢蹊徑。

楊崢召來衛瓘、楊旭問對。

這種事自然難不到衛瓘,楊崢心中也有幾個不太成熟的辦法,衛瓘一向以才思敏捷著稱,任何事到了他面前,三下五除二就有了辦法。

衛瓘略一思索,便有了對策,不過瞥了一眼楊旭後,搖搖頭,“陛下恕罪,臣……暫時未有對策。”

這些小動作自然瞞不過楊崢,知道他是故意讓著楊旭。

君臣之間這點默契還是有的。

“太子,你意下如何。”楊崢點名道。

年輕人總是想多表現一下。

楊旭現在也不是政治上的初哥,向楊崢拱手,又向衛瓘拱手,投去一個感激的神色,“父皇可效彷魏武錯兵制,本地之人不得為本地之吏,或者直接啟用退役有功、有德行的將士。”

跟楊崢想的差不多。

將士們忠心耿耿,退役時正好是五十歲左右。

如果說現在的大秦誰最擁護楊崢,肯定是秦軍將士。

衛瓘拱手道:“此策大妙,然地方胥吏不可盡由退役將士為之,利益當均攤,地方大族並非盡皆腐朽,不為此便為彼,不給他們機會,對大秦亦不利。”

每個階層都要留出上升通道,不給他們機會,他們便會徹底擺爛,走向大秦的對立面。

楊旭向衛瓘拱手,“衛令君深謀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