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新都(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崢將幷州之事託付給馬隆之後,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剛回到長安。
新招募的中軍連同家眷陸陸續續遷往長安。
也算是一次遷徙。
將士辛苦遠征,按照慣例,領到賞賜後,輪番休沐。
不過一回到長安,各種勸進聲音越來越大。
尤其是涼州的幾個大世家,最是心熱。
楊崢也很心熱,但隱隱約約覺得時機未到。
自己一向號稱曹魏忠臣,不得已才稱王率領雍涼將士匡扶社稷,現在一腳踢開曹魏,自己當皇帝,這叫什麼事?這不是跟司馬家一個德性?
說出口的話就要算數。
其次,太早稱帝,會讓秦國過早的失去進取之心,內部各種利益團體會將精力轉為爭權奪利。
一個秦王已經夠用了。
在沒有取得對中原絕對性的優勢之前,過早稱帝不是一件好事。
說到底,與司馬家差一場決定性的大戰。
司馬家推行佔田制這麼多年,馬上就會迎來巔峰。
這場大戰已經不遠了。
稱帝不是簡單的下個詔令就完了,還要一套繁瑣的程式和儀式。
最簡單的例子,身為皇帝,總不能再擠在長安城的都督府吧?肯定要大興土木。
各種花費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
關中剛剛經歷大旱,雖然去年入冬之後下了幾場小雪,但明年什麼狀況誰都不知道。
這個時節稱帝,其實是在加重百姓負擔。
所有勸進的表奏一律退回,楊崢採取能處理態度,不表態,不回覆,這種事情往往越說,下面的人越興奮。
魯芝、衛瓘、杜預、張特、索靖幾個重臣沒有說話,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跟去年一樣,到了三月,天氣依舊寒冷刺骨。
越來越多的百姓聚集在龍首原興建新都。
嵇康按照楊崢意思,規劃了一座龐大的新城,還用一張巨大的絹帛描繪出來。
樓臺參差、枌橑復結、飛簷疊施、鴟吻竦持,丹梁如飛虹彎拱,朱桷似疊嶂森布。
整座有種陽剛大氣之美,格局宏大,又不失各種精巧的構思。
楊崢從未想過魏晉的建築可以如此美輪美奐。
既有漢代宮闕的厚重,又有超塵脫俗之意。
比現在的長安城大了三四個不止。
建築同樣是文化符號。
魏晉之際,政局多變,命運不測,名士自危,消極失意,以發言高玄來逃避現實,明哲保身,於是清談成風,玄學大興。
但也正因為此,士人多了一分閒情雅緻,能鑽研其他東西。
醫學、煉丹、術數、書法、音律、丹青、哲學都在這個時代興起。
連皇帝曹髦都頗擅丹青之術。
所謂魏晉風流大抵便是如此。
嵇康恬靜無慾,頗合道家神髓,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也很好的契合在建築風格之中。
新都格局雖然還是坊市制,但各種建築則完全按嵇康的心意來。
“此乃臣與僚屬兩個月的成果。”嵇康淡淡道。
楊崢苦笑,好是好,但一看就不便宜,好東西一向都不便宜,“如此豈非靡費巨億?關中大旱,百姓衣食無著,如此大興土木,只恐國力不濟。”
嵇康道:“臣按大王的意思,一坊一坊的構建,預計十五年左右,每年投入並不多,新都靠近驪山、秦嶺,山石、巨木直接開採,水流而下,大大縮短耗費。”
如果是十五年的話,以秦國的國力應該不難。
後世國家興起,不也是啟動大基建嗎?
以後用此法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