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到處都是一片破敗,現在的當務之急應該是開倉放糧,賑濟災民,讓這些可憐的人能夠活下去,而不是我們去查官員貪腐。”
旁邊一名老御史笑道:“小王御史,這就是你不懂了,越是災年,越要監察官員,打個比方,朝廷下令賑災十鬥米,可縣令只拿出一斗,然後編個報告上去,說已經賑災十鬥,可實際上九鬥米被他私吞進了自己口袋,反正是賑災,災民四處流走,也沒個準確記錄,誰會知縣令賑災了多少?這個時候就需要監察御史來監視賑災,其實在去年就該派人下來監察了,聖上這個時候才派我們下來,說老實話,已經有點晚了,根本無法核查。”
“張御史,賑災不是應該有領糧記錄嗎?怎麼會無法核查?”楊元慶奇怪地問道。
老御史苦笑一聲道:“楊使君,那個領糧記錄沒有任何意義,橫豎就是幾千幾萬個手指印而已,一般官府的做法都是領糧時只按手指印,至於領了多少糧,是由官府事後再慢慢填寫,算算虧空短缺,最後把帳補齊,良心好一點的官員替前任補虧,良心壞一點的官員則是自己撈足,早在北周時就是這樣乾的,大家心裡都有數。”
“照你這樣說,現在各個官府都在忙著集中補帳羅!”
“正是如此,所以卑職說,現在監察有點晚了。”
楊元慶笑了笑,“也沒關係,監察總比不監察好!”
其實楊元慶也不是很看重這次監察,楊廣的意思無非是想減少官員害民,緩和官民矛盾,但這實際上是典型的自欺欺人,骨子裡的問題不解決,再怎麼查官員也沒有用,就像這位老御史所言,上有旨意,下有對策,楊元慶只想瞭解一下各地災民造反的情況。,
這時,親衛首領張勝奔來稟報道:“將軍,這裡離縣城還有二十幾裡,前面有個村莊,我們去那裡休息過夜吧!”
楊元慶見不遠處有一座頗大的村子,好像還有一點人煙,便點點頭,“可以,大家去村莊裡駐營,找點水。”
眾人調轉馬頭,直接奔上田野,向村莊裡奔去,這是一座二百餘戶人家的大村莊,看起來還算乾淨,空氣中沒有那種腐爛的惡臭,也沒有看見人和牲畜的屍骸,不過大部分人家都空空蕩蕩。
士兵們找到一口水井,又找了十幾間乾淨的房宅,紛紛坐下休息,喝水啃乾糧。
這時,幾名親兵將一名老者帶到楊元慶面前,“使君,這位老者便是本地裡長。”
老者跪倒磕頭,“小民金貴給大將軍見禮!”
楊元慶點點頭問道:“村裡還剩下多少戶人家?”
“還有五十多戶吧!”
“還有這麼多?”
楊元慶有些驚訝問道:“周圍都是荒田,你們靠什麼生活?”
“不瞞大將軍,我們其實也種了一點麥子,前幾天已經割掉了,不能等成熟,等成熟再割就沒有我們的份了。”
楊元慶沉吟一下,又問道:“難道你們這裡沒有遭遇盜匪侵襲嗎?我們一路看來,難民大都逃到城裡去了,你們這裡怎麼還會有人?”
老者苦笑一聲道:“我們這裡叫孟莊,現在齊郡的盜賊頭子孟讓便是我們村裡人,他在郡裡當官,不知怎麼回事就跟著造反了,反正盜賊看在他的面上,都對我們稍稍寬容,也來搶過幾次,但都沒有殺人,大家也就不逃了。”
楊元慶笑了笑問:“我看那王薄寫的歌謠,說什麼‘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倒是挺吸引人的,怎麼還到處搶?”
老者無奈地搖搖頭,“大將軍,那王薄和孟讓在長白山已經聚集了幾萬人,山上哪裡那麼多獐鹿給他們吃,下山吃牛羊,牛羊也不是他們養的,不就是搶嗎?大戶人家都搬去城裡,他們懼怕官兵,也不敢去城裡搶,只能去搶那些更可憐的小民,反正這年頭,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