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色究竟是好是壞;可申屠靈靈也並未讓師兄失望,星天劫數中、迎擊殺獼時,申屠都傾盡全力、即便在掌門和諸位師兄身邊他永遠都那麼不搶眼。
對掌門擺擺手,蘇景笑道:“那時我不過離山散人一個,門務一概不過問。我不過問的事情你們不說與我知。何罪之有。”
之後不再多說什麼,對瀋河打過招呼後他去往陽火道場,看徒弟去了。
莫耶事情未了,小妖女仍在洞天內沉睡。蘇景只在離山待了三天。其間龔長老來過陽火道場。申屠長老去往律水峰請罪,龔長老來請蘇景共審。
蘇景搖搖頭推辭了。
平時申屠都躲在寶庫中,蘇景和他不存太多交情。可是有一個算一個、離山所有長老在蘇景心裡都是寶,足以信賴並引以為豪,去審問他們的過錯,絕非開心事情,蘇景不想自找彆扭。
但蘇景將陰司判官刮魂墨十五所得的記憶玉簡轉交給龔長老,至於要不要對申屠揭示這殘忍真相。。。蘇景逃了,全由龔長老做主。
離山安好,弟子勤學,全無需蘇景擔心什麼,三天後,啟程前蘇景去向掌門告辭。
才逗留三天就要匆匆離去,對此瀋河並不意外,微笑點頭:“正好,有兩件寶物,如何發落還要聽師叔安排。”說著,掌門人自袖中取出一柄無鞘長劍。
蘇景識得此劍,岐鳴子傳承,匣中三樣東西,玉簡、手札、無鞘劍。
瀋河已聽蘇景說過空來山前岐鳴子歸來之事,也知曉老道本人正在離山外岐鳴劍碑,岐鳴子在傳承中說得明白:得我傳承,承天護道。
縱是記憶遺失,心性也不會變,老道仍是正道本色,行事磊落。長劍到了物歸原主的時候。
不過整套傳承都是蘇景帶回離山的,還劍之事至少在人情道理上,要先問過蘇景。
蘇景自然點頭,瀋河笑道:“多謝師叔,回頭我著卿秀去還劍。”
白羽成、卿秀兩口子大喜之日,岐鳴子傳承木匣被蘇景當賀禮送出,著實引出一番震動,之後小兩口當眾將此匣呈獻門宗,瀋河也當眾做下‘建岐鳴劍碑、前輩遺惠惠及天下’的決定。
因是小兩口獻寶,是以劍碑敘傳上刻了白羽成、卿秀之名,名義上的立碑人。此刻由立碑人去還劍最最妥當。
說過第一把劍,瀋河又取出一方長匣,修行人早都見慣的劍匣,不過看上去這隻劍匣頗為古老。
劍匣開啟,斷劍七截。
劍是完整的,只是從劍柄到劍鋒,斷裂成了七截。
古劍殘,既失了銳氣也散了靈光,這劍只能算作古物,算不得法器了,更談不上法寶。
或許旁人看不出什麼來,可蘇景一見殘劍就皺起了眉頭,劍中一絲墨色氣意隱約飄渺,淺淡得很,若是在去往莫耶之前,蘇景都查不出此劍暗藏墨沁。
果然,瀋河說道:“殘劍是申屠師弟交出來的,他就是被此物侵染。腌臢之物,本應直接毀去,不過。。。我觀此劍,總覺另有玄虛,可又說不出個具體道理來。”
陸老祖坐困青燈,小師孃飛仙天外,今日世上單以劍法而論,還有誰能勝過‘劍出離山’的掌門瀋河。
近年瀋河閉關煉劍,參悟無上妙法清冷劍歌,於心中養煉一道劍上靈通,也正是因為心藏劍靈通,讓他隱隱察覺此物古怪,但靈通、靈犀所致會讓心有所感卻難以於短時內看透真諦。
蘇景不修墨,不過他的陽火正法,屠晚劍嬰都是墨色大敵,‘敵人瞭解敵人’絕非空談,所以瀋河才與蘇景商量當如何處置這柄殘劍。
蘇景並未太多猶豫:“這柄劍先借於我吧。帶回莫耶再仔細琢磨。”
瀋河還有些猶豫,蘇景知道他擔心什麼。搖頭道:“掌門放心,我有屠晚護身,劍上墨色礙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