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實聽話的國人的詭異表現,都預示著這後面必然有一隻看不見的黑手主導著畿內的這一波變亂產生,三好長慶心知事不可為無法再強行殲滅剩餘軍勢,於是就於幾天後向幕府發出和睦的要請。
這次的和睦要請很有趣,三好長慶對幕府宣示三好家對京都當之無愧的支配權,要求幕府放棄武裝改由三好家接管京都的治安稅收,這一要求被足利義輝毫不猶豫的拒絕,幕府能中興到作用萬騎的地步,所依靠的就是對京都的稅收以及各地大名每年的獻金,以及足利義輝充當地區衝突調解員賺來的外快。
其中京都的稅收以及各地大名的獻金各佔據總收入的四成以上,失去任意其一都會讓幕府不可避免的衰落一截,一旦幕府衰落下去就會使得大名對幕府匆匆建立的那點敬畏感再次耗盡,每年的獻金必定會大幅削減,足利義輝本人從各地軍事調停中賺取的外快也會大為減少,這是一環扣一環的因果關係。
中條時秀與六角義賢也知道三好長慶心虛的很,若不是他們三好家後院起火,絕對不會坐下來和幕府談所謂的和睦協議,於是鼎力支援足利義輝的強硬立場,這樣一來就讓和睦的談判陷入僵局,三好長慶在京都外大營裡痛罵幕府眾不識時務,竟然不願意接他遞過來的橄欖枝簡直不可理喻。
罵完幕府又開始擔心後方老巢的惡劣局勢,雖然這點改變還不至於讓三好家就此陷入巨大的漩渦,可若是他一直拖在京都裹足不前就不好說會變成什麼情形,時間拖的越久惡劣的影響就越深,以後費的力氣也就更多。
就在三好長慶猶豫著是否要該退讓一步的時候,加賀國傳來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訊息,吉良家首席大將上杉政虎率領兩萬三千軍勢擊潰剿滅十萬越中一向一揆,並長驅直入殺進八十年沒人染指的加賀國心腹地帶,於手取川南岸以三萬對六萬再殲滅俘虜三萬餘眾,一舉將威名赫赫的加賀一向宗打成半殘。
石山本願寺的僧眾們簡直像天要塌下來一樣,一個個抱著腦袋惶惶不可終日,年輕的法主本願寺顯如忍不住前往京都遊說朝廷,希望拿出一套辦法來遏制吉良家的囂張跋扈,可問題是滿朝文武袞袞諸公都被京都的這場戰火嚇的不敢出門,不是躲在家裡裝聾作啞就是乾脆跑到比叡山、奈良京、高野山避難,哪裡還有人願意為他得罪風頭正勁的吉良家。
足利義輝第一時間聽到上杉政虎完勝加賀一向宗的訊息簡直興奮的要手舞足蹈,這是他第一次體會到有位忠勇可靠的一門眾是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上杉政虎這三萬虎狼之師橫掃加賀的情報就像一劑強心劑注入搖搖欲墜的幕府之中,他立刻命令幕府動用各種力量大肆宣傳,儘量要讓聲勢變的驚天動地人盡皆知才好。
於是足利義輝親自誇讚的“東國第一武士”以及“越後之龍”、“北陸軍神”的名號逐漸為人所知,吉良義時在下向越後幾年的神奇表現也被人們再次挖掘出來反覆熱炒,以前畿內的輿論總覺得吉良義時再厲害也只是在遠國,距離天下心腹的畿內還遠的很。、
可隨著加賀半國被奪的訊息傳來,人們才發覺吉良家已經不知不覺的來到近畿之外,只需繞過越前朝倉氏就可以重臨京畿,那個叱吒京都三年並創造一連串難以置信功績的傳奇人物,似乎又要重新躍入人們的視線之中。
要說誰對吉良義時迴歸京都最緊張,那首先要屬畿內霸主三好長慶,他用十年的時間在京都這個泥沼裡走了個來回,時至今日眼看就要馬到功成的當口,吉良義時就像陰魂不散的夢魘,突然從一個任何人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