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越近,另外也偏離了大本營的主要作戰目標,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只要第11軍攻克湖口,佔領九江,就能夠逼中**隊的主力現身,再聚而殲之!
考慮再三之後,岡村寧次命令部隊放棄追擊十九路軍,會師馬當,然後集中兵力攻擊湖口要塞,繼續執行大本營制訂的武漢會戰計劃。
然而,出乎岡村寧次預料的是,高飛率領的主力部隊與新二師會師以後,並沒有繼續南下,而是停了下來,虎視眈眈地窺視著馬當、安慶等地。岡村寧次只好在彭澤地區配置兩個師團防禦十九路軍,把其餘的部隊全部投入攻擊湖口要塞。
就在日軍第11軍在十九路軍的頑強阻擊下舉步維艱的時候,江北第二軍在江北的行動也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長江以北**屬於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指揮,由於李宗仁抱病在身,就由白崇禧代理司令長官。白崇禧上任伊始就將精銳之師徐源泉的第26集團軍調到合肥以西,背靠大別山東麓以作持久戰。其他部隊則配置於大別山西北麓,和大別山南面的長江沿線。白崇禧給本戰區部隊確定的戰略方針是:在大別山南北兩面險要地區阻敵竄入,或誘敵於對我有利的地帶,加以殲滅,以確保長江北岸。
同時,為了便於指揮,白崇禧將第五戰區部隊劃分為三個作戰兵團:左兵團:指揮官孫連伸。負責大別山西北麓方面;右兵團:指揮官李品仙。負責大別山南面,利用長江北岸港灣錨雜的有利地形,相機殲敵:中央兵團:指揮官廖磊。主力部隊隱蔽在大別山腹地,另外以部分兵力守在大別山東面險要隘口,阻止日軍進山。
駐紮在合肥的日軍第二軍的四個師團,分兩路沿大別山北麓進攻,企圖從信陽地區南下,從北面包圍武漢。
第五戰區左兵團孫連仲,指揮第2集團軍所轄第30軍、第42軍和宋希廉的第71軍,在霍山至商城沙窩一線阻敵。同時,胡宗南第17軍團和川軍第22集團軍、張自忠第27軍團,在信陽以東迎戰日軍。
日軍第13師團,在師團長獲洲立兵中將指揮下,向第五戰區左兵團前衛陣地富金山進攻。
富金山靠近豫皖邊界處的葉家集,山如扇形之雄立於公路南側。第71軍軍長宋希濂中將指揮所部第36師和第88師,在山上構築陣地,對西進之敵,如同魚骨卡喉。因此,敵軍不惜一切代價猛攻山頭陣地。
然而,在中**隊的頑強阻擊下,整整十天,日軍在富金山前未能前進一步。敵人攻不動正面陣地,就派第10師團一部前來增援。
該敵利用夜間出動,向富金山則後迂迴,企圖打掉宋希濂的指揮部,並切斷守軍補給線。
可是,敵人的行動卻被當地農民發現,立即趕來向第88師報告。該師鍾師長當機立斷,令第528團在老鄉的帶領下,在敵必經之路的險要隘口設伏。敵人鑽進伏擊地區,突遭打擊,當即死傷三百多人,餘眾拼死突圍,狼狽逃回。
日軍第13師團是日本陸軍十七個常備甲種師團之一,是侵華日軍中最精銳的主力之一,現在卻在富金山前棄屍盈野,裹足不前。
最後連師團長獲洲立兵中將在向第2軍司令官報告的時候都承認自己對富金山上的中**隊束手無策。
經過數次補充兵力之後,第13師團重新恢復了攻勢,而宋希濂的部隊經過長時間的戰場消耗,傷亡很大,急需補充,最後不得不主動撤出陣地,日軍這才得以繼續前進。
日軍第13、第16師團和懶谷支隊,透過富金山地區,西進會攻商城。孫連仲將左兵團三個軍全部部署在沙窩、小界嶺一帶,與敵決戰。左兵團以左、右兩翼擺開陣勢迎敵,第30軍和第42軍為右翼,第71軍負責左翼。日軍第13師圈等部在飛機、重炮和坦克的掩護下,向右翼部隊進攻。孫連仲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