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兒子成績“名列丙等”,從對國家、對社會、對個人的責任,教訓兒子不可“幼時一味說誑”。
一封普通的家書,卻又有如此超越家庭的高度和輝煌,既憂國憂民又憂家,拳拳之心呼之欲出,躍然紙上。
鄒紹孟陣亡後,這封絕筆在當時的成都報紙上刊出,若干青年學生和愛國人士紛紛向報社索要。當時的41軍駐綿陽留守處把這這封家書翻拍威五千分照片分發。這份語言質樸家書,至今讀起來仍然感人肺腑:
“寧兒如晤:日前接得汝外祖父手渝,藉悉汝去歲下學期成績甚壞,名列丙等。想汝天資不甚壞,只要稍微勤奮,最優等雖不可得,優等諒必可能。今競名列丙等,真使我增加無限的憂思。回想汝前次來函雲,準定受外祖父母教訓不再貪玩,勤奮讀書,於乎因功課甚多,正準備試驗,均是一派假話,益令我愈覺憂氣。幼時均一味說誑,長成亦必無成就,對國家社會無補。國家須有此國民,家庭何須有此子弟?望汝凡事立志向上,存極甚競爭心,不可一味玩,不溫習功課以至每事均落入後,不知羞奮。因我身屬軍人,刻在前線抗戰,萬一不幸以身殉戰完成我軍人天職,則今後捍衛國家與復興中華民族責任端在汝輩。而是否能肩此重任,則視汝輩幼時之修養造詣如何為然。望汝細味此旨,不曉處請汝外祖父與汝解說。牢記勿忘,見函後汝之思想如何,及汝外祖父家老幼情形如何與汝今年入校經過,統盼函報,手此順詢。
近好父孟手示民國二七年三月十一日山東滕縣軍次。”
除了這些陣亡的軍人外,還有一個人,也依1日能夠在中華民族的抗戰史上留名。
滕縣縣長周同!
城破時,周同帶著一些人突出了城,轉到沂蒙山區開展遊擊作戰,繼續和日本人奮勇作戰。
只不過後來他多次和另一政黨領導的武裝力量發生摩擦,因此他的事情就被歷史湮沒。
不過,這仍然不能抹殺縣長周同在一九三八年初的滕縣保護戰中作出的貢獻。
許許多多的入都和周同一樣,他們在抗戰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因為種種的原因,他們的功勳卻並沒有得到宣揚,以至於許多人,甚至無法知道他們的名字和他們的事蹟。
但無論他們的主義是如何的,無論他們的政治信仰如何,起碼在這場事關民族危亡的戰爭中,他們都是真個民族這個國家真正的英雄!(未完待續)
第二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
儘管滕縣最終落到了日軍手裡,高飛也沒有能夠救出王銘章,但是,徐州會戰卻正在按照一條好的道路進行著。
此時的高飛之151團,疾馳奔援滕縣,又搶回王銘章將軍忠骨,派人送回徐州,緊接著,高飛就地解救、收攏大量敗兵,收編到自己部隊之中。
此時,日軍驕狂不可一世,佔據滕縣之後,繼續向徐州緊逼。
高飛之151團,在收攏大量滕縣散兵之後,又與其後增援上來的各部匯合,一時兵力壯大至2600餘人,在返回徐州途中,忽然接到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急電:
“31師已往車輻山方向運動,接替臺兒莊沿運河的防線,爾後向嶧縣之敵攻擊前進。
為增強311J幣作戰力量,經劉雨卿師長同意,151團暫編入31師,統一指揮,完全作戰目標!”
在接到這份電報之後,高飛沒有任何遲疑,迅速命令全團向車輻山方向運動,與池峰城之31師完成匯合13月23日拂曉,第31師師長池峰城令旅長乜子彬率1個團向嶧縣攻擊前進。與此同時,日軍“臺兒莊派遣隊”也由嶧縣出發向臺兒莊攻擊前進,雙方在獐山遭遇。
23日,晨6時,31師騎兵搜尋連。
“鬼子!發現鬼子的騎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