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個,搞得小鬼子沒辦法揀。先用手榴彈清理了洞口的敵人,噴火兵就接著往洞裡噴火,或者乾脆實施坑道爆破,朝裡面扔爆破筒,連炸帶燒的,把所有的地洞都整塌,日本兵不被燒死也被悶死了。
有的小鬼子在洞裡憋不住,狂吼亂叫著往外衝。坑道兩側早就守著**的衝鋒槍手和機槍手,鬼子兵剛一露頭就遇到槍林彈雨,根本就沒得跑。這樣的打法真可謂乾淨徹底,唯一的毛病是無法統計具體的殲敵數字。到頭來,誰也弄不清有多少日本兵被燒死、炸死在地道里,大家只好胡亂估計著彙報戰果。
4月6號那天,蔡遠飛也只是聽見榮3團的副團長用無線電話機向軍部報捷:。我團攻克陣地,佔領日軍指揮部,擊斃敵蓬花山守備隊長…….,蔡遠飛沒有參加4月7日的戰鬥。攻克蓮花山之後,209團就算完成了任務,當天下午就移交陣地,到後方休整去了。經過十多天的苦戰,209團最終能夠自己走下山頭的只剩下三十五人,這其中還包括了他這個“編外人員”。
4月8日上午,蔡遠飛正在屋子裡給遊湘江連長的家人寫信,突然聽見外面人聲鼎沸,原來是總部宣佈:**已於當日凌晨4時收復蓮花山,全殲了日軍守備隊。可是,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大家並不覺得特別欣喜,因為部隊的傷亡太大了,倖存的人想高興也高興不起來。37師是參戰備部隊中損失最慘重的,師部僱傭了十幾隊民工到陣地上收容犧牲者的遺體,最後分成三個大坑掩埋了,還在篷花山上建了一座“37師陣亡烈士紀念碑”。
在這以前,中國戰場上都是日軍攻,**守。現在終於輪到**主動攻擊了,可一仗下來,大家卻發現日本人的防守竟然比他們的進攻更加可怕。如果收復這一小塊國土就需要耗費如此長的時間,承受如此巨大的傷亡。那麼,要消滅全部日寇,實現收復全部國土的目標,戰爭還將持續多久?還需要犧牲多少人…在當時,蔡遠飛和身邊的戰友討論過這個問題,比較得到公認的觀點是:“少則五年,多則十年,拼光我們這一代人,幹掉日本的全部男人,這場戰爭才能夠結束。”於是,剛剛踏上戰場的蔡遠飛就開始預測自己還能夠生存多久。他覺得自己不大可能活到抗戰勝利,只是希望堅持到反攻武漢。如果能夠看到大哥犧牲的地方被**收復,自己就可以死而無憾了。
不管戰爭還要持續多久,當兵的只要敢於犧牲就行了,可當官的卻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的戰法。
蓮花山戰役之後,針對日軍防禦戰術的特點,**組織了大規模的觀摩研討活動。一時間,第四戰區備部都派了高階軍官到蓮花山陣地參觀考察。司令部的初衷本來是希望大家認真研究“攻克陣地”的辦法,有意思的是,這些軍官們到陣地上看了半天,進攻的新方法沒有想出來,卻被鬼子的堅固工事吸引住了,覺得大開眼界。
上級軍官考察業務,輪不到蔡遠飛這樣的小兵操心,他的任務是接待來訪的民間團體。
蓮花山戰役之後,社會各界組織了大批慰問團到前線勞軍。一般情況下,軍方不允許這些團體進入蓮花山,原因是戰區裡還有許多未清除的地雷和未清理完畢的屍體,無法保證民間人士的安全。
於是,熱情的人們就跑到部隊營房的門口,送煙送酒送火腿,握手擁抱拍照片,獻花獻匾獻錦旗,敲鑼打鼓放鞭炮。
蔡遠飛每天穿著嶄新的軍服站在軍營的門口,看到中國人就說“你好”、遇見外國人就說”哈羅”,然後再把**將士英勇殺敵的光輝事蹟背誦一遍。慰問團裡比較活躍的人物,或者是白髮蒼蒼自勺名士鄉紳,或者是如花似玉的太太小姐,他們對文質彬彬的蔡遠飛的印象十分不錯。聽完學生兵講述的戰鬥故事,白髮蒼蒼激動得鬍子直翹,紛紛揮毫疾書,“高歌慷慨赴疆場,壯士彎弓射虎狼”、”三山五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