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軍閥之流氓習氣……..需要以文明之思想兼勇敢之精神建立起新式高尚之軍隊,方能切實承擔保護國民之重責……,.就這樣,1940年3月,蔡遠飛棄筆從戎,滿懷著救國救民的願望,走上了抗日的戰場。
而他加入的部隊,是第四戰區新編第37師教導隊。
37師教導隊實際上就是新兵訓練營,蔡遠飛在這裡不知道算是個什麼角色。他每天東遊西逛,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人管束他,更沒有誰安排他站崗出操。
教導隊裡有一群新到的壯丁,據說本來有兩千多人。可是從師管區送到這裡就只剩下了一千三,一路上有的跑了,有的死了,僥倖走到兵營的也被折騰得氣息奄奄像活鬼一樣,離死也差不了多遠。
以前,蔡遠飛沒怎麼接觸過貧苦農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些人,他首先的印象是“真能吃”一一幾十個大木桶裝滿了糙米飯,沒有菜也沒有湯,一眨眼的工夫就吃完了。壯丁們抹著嘴,東張西望,一副意猶未盡的表情,好像再來幾十桶也照樣能幹光。
除了吃,別的本事就不行了。出操站隊連前後左右部分不清,光是“向左轉”和“向右轉”就學了兩個鐘頭,教官再喊一聲“向後轉”,這些傢伙卻不知道轉身,居然“咚咚咚”地倒退幾步,把蔡遠飛的肚子都笑痛了。
蔡遠飛也嘗試著與壯丁們交談,說些“你家在哪裡?”“家裡有哪些人?”之類的話。可這些新兵要麼把腦袋埋得深深的,要麼就睜著驚恐的眼睛不言語,彷彿不是在談心而是在應付審問,弄得蔡遠飛十分沒趣。
隔了兩天,教導隊的許大隊長找蔡遠飛談話,要求他不要和壯丁們那麼親近。
“為什麼?”蔡同學十分納悶。他還一門心思地準備教育新兵,提高他們的精神素質呢。
“老弟,在教導隊就必須嚴、必須兇。你想,新兵部是些老百姓,不對他們兇一點狠一點,他們就覺得像在家裡一樣,吊兒郎當,如何能養成服從上級、遵守紀律的習慣?再說了,我們這裡太客氣,讓他們把心放寬了,日後進了部隊,遇到厲害的帶兵官,這些人就會覺得受不了,到時候他們有武器有技術,一旦生了反骨就容易打黑槍、鬧譁變,後果不堪設想……”
許大隊長還說:”常言道,心慈不帶兵。
軍隊本來就是個舔血吃飯的地方,大家的腦門上頂著個’死’字,個個都是打罵出來的。蔡老弟呀,天底下能有幾個人像你有這麼好的福氣。”
隊長的語氣很委婉,可眼神卻是冷冰冰的。蔡遠飛能夠感覺到,那眼神中其實還藏著另一句潛臺詞:“別忘了,你自己也是個新兵,少來這裡冒充教官…….,”於是,從這以後,蔡遠飛只好離壯丁們遠遠的,再也不主動套近乎了。
新兵營裡每天都有人死亡。
那些犯了過錨的新兵,有的被吊起來打軍棍,有的被拉到操場邊上,“嘭”的一槍斃掉了,沒有審判也沒有記錄。誰也弄不清棄屍坑裡埋的是什麼人,一條人命就這麼消失在荒野之中。
又過了幾天,教導隊給新兵發槍,開始練習實彈射擊。
靶場的四周架起了機槍,這是防備新兵藉機譁變。在這樣的氛圍下,人們的心情十分緊張,各種事故也頻頻發生。
正在上子彈的時候,“砰”的一聲,操作失誤,後排的人把前排的打死了。新兵們頓時驚慌失措,嚇得四散開來,誰也不敢站在前頭。教官拎著軍棍衝過去,劈頭蓋腦一頓猛揍:…舊什麼!今天不死明天死,上了戰場都是這樣,不是打死別人就是被別人打死。”隨即下令把屍體拖走,繼續射擊。
沒過多久,“砰”又是一聲,又是什麼人動作失誤,自己把自己打死了…….,練了幾天槍,每天都要發生好幾起類似事件。到最後新兵們都麻木了,死了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