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幫我說說嘛,讓我開開竅。”
“這不是開竅不開竅的事。靈感這東西怎麼說呢,在音樂創作中,靈感肯定是需要有的,但它並不是最重要的創作環節。其實不光音樂,任何一項和創作有關的工作,它都不是靠靈感來完成的。”
林在山重新給劉萌萌溫了毛巾,熱敷著幫她揉上了大腿,邊揉邊講:“對於一個專業的作曲人來講,他絕對不是靠靈感來工作的。用靈感來寫歌的人,都是那些剛入門的人,靠靈感做出來的音樂,也基本上都不是過硬的音樂。就像小唐,她寫歌,現在就還處於用靈感來寫歌的階段,她還不會用專業的技術。我不是貶低小唐他們這種剛入門的創作人的水平啊,但我是一個研究了很長時間音樂的專業音樂人,所以我非常清楚,在這個圈子裡,一個專業的作曲者,隨手寫出來的東西,都要比小唐他們這種絞盡腦汁靈感迸發寫出來的厲害很多。當你覺得你寫出來的東西,是靠靈感做出來的,那隻能說明,你的技術水平還不夠過硬罷了。”
結合著自己,也結合著原來那大叔的經驗,林在山繼續給劉萌萌講:“想當年,我剛玩音樂的時候,沒有太多的作曲經驗,純粹就是瘋狂的玩吉他,靠練和絃來創作,寫出來的作品,算是靠靈感碰運氣做出來的吧。那時候大家都覺得我是天才,我自己也覺得我是天才,傲的不行。但之後的結果你們都看到了,我寫不出更好的作品了,因為我沒有過硬的創作技術,只靠所謂的靈感,那純是碰運氣的創作。後來終於沉澱下來了,我學了樂理,能夠科學的解釋自己之前寫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了,也更明白別人寫的到底是什麼東西了,我這才發現,其實所有流行音樂作品都是有套路的。而當我掌握了作曲的這些技巧和套路以後,再寫出當年那種需要靠靈感迸發才能寫出的曲子,那根本就是信手拈來了,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劉萌萌聽得暗暗崇拜。
林在山笑著告訴劉萌萌:“你沒有專業的學習過音樂創作,沒有系統的學過作曲,所以你聽到一首歌,覺得特點好聽,你會覺得這是別人靈感迸發做出來的作品。但事實上,專業的作曲人,聽到一首很打動人心的作品後,絕不會想這是對方靠靈感寫出來的歌,而是會去踏踏實實的研究這首曲子裡面的和聲曲式配器對位等技巧,而等你真的熟練和掌握了這些技巧之後,你不用靈感,其實也能寫出差不多的東西。如果光靠靈感來創作,那音樂圈這些創作人早就餓死了。”
劉萌萌若有所思的問:“大叔,你的意思是,你寫歌都不靠靈感嗎?”
“不是不靠靈感,但靈感在我的音樂創作中,也是在其他所有專業的音樂人的創作中,只佔了非常非常小的一個部分。尤其是作曲時,那真不是靠靈感來做的,寫歌詞可能需要一點靈性,或者說是靈感。但作曲中,你需要依賴更多的是技術。一段旋律的音高、節奏、調式、調性、節拍、力度等等等等,這裡面每一項的要素構成,它都是有表達意義的。不是說你隨便哼一個曲子,就能表達出什麼感情了,這裡面是有嚴格的規律性的。”
“我給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就拿旋律中音高的運動方向來說——當音高上行時,它給人帶來的聽感,一定是越來越高的緊張度,下行則反之,音高的運動方向水平推進,這段旋律帶給人的聆聽感會保持原來的緊張度。——這都是有技術含在裡面的。你要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你就要從那種情感中的調式組合裡來選擇,而不能瞎選。當你把這些技巧都融會貫通以後,你就能特別自然的創作出你想要的作品了。”
“當然了,這些我說著簡單,但想要把這些創作技巧全都學透,融會貫通,靈活運用,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也不是誰想幹都能幹好的事。這需要人的天賦,更需要後天的學習和努力。不誇張的說,專業的作曲,都是靠1%的靈感加99%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