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幣值下跌,意味著貨幣貶值。

除企業外,受影響最大的當屬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平民和貧民。

其中,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物價漲了,手裡的錢能買到的東西更少了。

港島本身是個島,自己沒有什麼資源,雖然工業生產能力不算弱,但原料大都需要從外面購入。

現在港元幣值下降,意味著需要花更多的錢進口原料,這必然導致商品的成本要增加。

受此影響,從13日開始,港島絕大多數的商超門店的商品都不約而同的提價了。

儘管大部分商品漲價的幅度只有3—5左右,對中產收入者的生活來說,幾乎沒什麼影響。

但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可就不一樣了。

畢竟每個月的薪水是有限的,物價上漲意味著生活成本將大幅度的增加,用於其他方面的支出就需要壓縮。

更為重要的是,對於普通民眾而言,貨幣貶值會持續多長時間,物價會漲到多少,這些都是未知數。

普通人對未知的恐懼往往會無限的放大,倘若港元繼續貶值下去,物價繼續這樣漲下去,老百姓手裡的錢將越來越不值錢。

到最後,很可能連吃飯都是問題。

這種事情港島的老百姓不是沒有經歷過,四十多年前小日子突然攻佔港島,港島經濟突然間遭到重創,包括糧食在內的所有生活品一夜之間成了稀缺品,許多老百姓就算是手裡拿著錢都買不到食物。

據說當時大米供給處買米隊伍的長龍,得到佇列的最前面但不到隊尾,每日排隊搶位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很多時候,清晨一開門大米即瞬間售罄。空手而歸的人第二天凌晨又必須來排隊,有些人則留下不走,忍耐一晚等到第二天清晨才能買到大米

眼下,很多戰爭時期走過來的老人還都活著,港島當下的情形又讓他們想起了被貧窮和飢餓支配的恐懼。

於是乎,大量的市民百姓紛紛衝向市場,對米麵糧油等物資展開搶購。

而這種恐慌性搶購很快就演變成了一場災難,商場裡的米麵糧油一擺上貨架就會被搶購一空,根本都來不及補貨。

一些商家見此情形,紛紛趁機對商品進行漲價,以此來牟利。

短短一天的時間,港島的米價就迎來了三連漲,漲幅超過了20。

很快,針對米麵糧油的瘋搶就擴散到了所有生活必需品,有人囤米囤面,有人囤鹽囤油,也有人囤菸酒副食。

總之,整個市場徹底的癲了,幾近於到了商場賣啥民眾搶啥的地步。

這一刻,老百姓手裡的錢已經不是錢了,而是燙手的山芋。

商家的商品也不是普通的商品了,而是鑲了金銀的寶貝疙瘩了。

市場混亂,價格一路飆升,民眾生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陷入困境。

而經濟遭到重創,也使得企業的生存變的艱難,為了苟活,一部分效益不好的企業不得不開始考慮裁員。

這種崩潰是全面性的,經濟遭到重創必然會導致政治動盪和社會問題頻發,而大規模的裁員也會導致醫療和教育等公共服務嚴重不足,健康和教育水平下降。

面對種種困境,港島民眾生活充滿了迷茫和無助,痛苦和苦難交織

而普通民眾的恐慌,也很快就影響到了中產階級和豪門富戶。

他們也有意無意的開始囤積糧食和生活必需品,還有黃金、珠寶、古董等。

對於中產和豪門富戶來說,他們最擔心的不是買不到食物,而是手裡的錢大幅度的貶值。

於是乎,如何讓手裡的錢保值,就成了這些中產和豪門所頭疼的事兒了。

什麼東西能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