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頭部過重、推力不夠、設計不合理,發射失敗了。並沒有灰心。火箭研製小組經過分析,找到了第一次失敗的原因。重點將火箭旋轉部分作了改進,研製成h…2火箭。1934年新年年初,在海軍的配合下,他們將兩枚h…2火箭帶到東海的雷公島進行試驗。火箭升空達3公里,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
在此期間,馮天明還以“對液體燃料問題理論和試驗的貢獻”的高質量的論文,贏得了享有盛名的北京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經過幾年的科研磨練,他已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脫穎而出,被公認為是中國優秀的年輕火箭專家。
成功的美酒刺激著奮進的中國科學家們。於是,他們又著手設計第2代h…3試驗火箭。這種新火箭重850公斤。直徑0。80米,長7。5米,推力增大到1700公斤。在其他方面,也對火箭做了一定的改進。初步試驗,也獲得了成功。
但是。謝潯對h…3試驗火箭還是很不滿意的。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經指揮過協約國提供的一種200毫米口徑的加農炮,射程也達到130公里。當時,炮彈太輕,只有11公斤。爆炸威力有限。他們把最初的目標定在要使火箭彈頭的重量和射程超過原來的加農炮。這種火箭用h…4為代號。當工作取得相當進展時,引起軍界領導人的關注就成為極為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在楊朔銘的支援下,中國火箭研究的規模更大了。楊朔銘為了達到在中國未來面對的戰爭中使用火箭的目的,曾嚴令加緊研究火箭的技術。為進行這項工作撥出了大量的經費,並將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工程師調去專門參與這項重要工作。
這樣一來,中國的火箭發展有了較充裕的研究費用,又集中了更多的科學精英加強這個領域。組織機構相應地得以擴充和增建,特別加強了火箭試驗這個薄弱環節。1934年中國開始組建火箭技術實驗所,以及數個試驗廠和國營工廠。
1936年中方在軍械部下面設立了一個專門發展火箭武器的小組。4月,中方的首腦們來到火箭試驗站視察工作,瞭解火箭試驗工作的進展。並參觀了1700公斤推力發動機的試車。這裡緊張而有序的研製氣氛,給參觀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們對已取得的重大成果表示滿意,批准了研製小組關於研製h…4火箭的方案,並採取了兩項有遠見的重大有效支援措施,使研究條件更加完備和理想。這兩項措施是:一,從國防開支中撥出2000萬銀元的重金作為h…4火箭的研製經費;二。考慮到火箭研製基地的未來發展,需要選擇一個遠離大城市、保密性強的荒僻地區。經過周密的調查研究和論證,最後選擇在哈薩克的拜科努爾興建新的火箭試驗基地。…;
是年6月。中國陸、空軍的首腦們一起來到拜科努爾實地勘察、選址。最後雙方達成共同使用該島的協議:陸軍在東部地帶建造“中國陸軍事試驗站”(後又改名為“陸軍遠端炮兵工廠”),北部的開闊地區由空軍建築機場和試驗新武器的靶場。拜科努爾很快成了世界上最宏偉、最具氣魄的“國家火箭技術科學試驗中心”,成了研究反作用運動領域內所有研究和試驗工作的主要基地。最重要的是,它彙集了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火箭專家、科學管理人才和先進而完備的設施。年僅24歲的馮天明被任命為火箭研究所的首任所長。
1937年,因研究成績突出,馮天明又被擇升為拜科努爾火箭基地的技術主任。他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
楊朔銘在火箭武器研製方面。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和支援,致使事半功倍、他還積極支援噴氣式飛機的研製和使用。結果使中國空軍和陸軍航空兵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未雨綢繆的措施對現在戰爭程序的影響頗大。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終於建成了佈局有序、裝置先進、力量雄厚的大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