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恭也笑了起來,他也摸了摸竹韻的小腦袋,說道:“你們這麼一做,他們這些人都不肯走了。”

“那該怎麼辦呢?”一旁的李馨關心地問道。

“小事一樁。”吳世恭滿臉不在乎地回答道:“女人惹出來的麻煩,當然是男人去解決。要不然,要我們這些男人幹什麼?”

吳世恭的話讓四位夫人都高興地笑了起來。

趙如雅說道:“你也來拜拜觀世音菩薩吧。很靈驗的。”

吳世恭笑著搖搖頭,拒絕道:“我不怎麼相信這些。現在就不拜了。等以後如果有一天我相信了,我會去拜的。心誠則靈嘛。”

聽到吳世恭這麼說,趙如雅也不再相勸。吳世恭得知四位夫人還有幾遍經文的功課沒有完成,就向她們打了招呼以後,想著先回房休息去了。

可吳世恭剛走到了佛堂的門口時,突然停住了腳步,回頭望著那香爐中渺渺升起的煙。

在一旁的李馨關心地問道:“怎麼啦?”

吳世恭沒有回答。他轉身走到佛像前,從佛案上拿起了三炷香,在一旁的蠟燭上點燃以後,雙手合十,向著觀世音菩薩拜了三拜。然後把點燃的那三炷香插入了香爐中。

吳世恭剛才想起來那個,他們在發起永別了衝鋒之前,被他殺死的小女孩。他彷彿看到了那個小女孩那雙失神的,望著天空的大眼睛。

現在的吳世恭有些後悔:自己當時其實並沒有必要,一定要殺死這個小女孩。自己完全可以只把她打昏扔在一旁的。甚至可以不管那個小女孩的。因為這時候的吳世恭他們,其實已經準備好了發起衝鋒。

吳世恭感覺到:當時的自己還是太沖動了。現在的他,也只能夠為那個小女孩點上三炷香來祝福了。

在離開佛堂的時候,吳世恭在心中感嘆道:“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啊!”

這時候的吳世恭,心中就下了決定。他立刻出了內宅,派人去向那些亂民去宣佈:這些人想留在千戶所堡壘也可以。但是,留下來的人,將全部成為吳世恭的家奴。

而成為了吳世恭家奴的人要做好思想準備,可能會幹很重的活,也沒有什麼月例可以拿。但是,吳世恭保證他們在這個災年,不會被餓死。

不願意成為吳世恭家奴的人,吳世恭將每人發給三天的口糧,讓他們散去自行回鄉。

除此之外,讓這些願意成為吳世恭家奴的人,自己統計好數量,並推舉十名領頭的人。到時候,吳世恭會和那些領頭的人交流一下,具體安排這些家奴的工作的。

而且吳世恭讓這些願意留下的家奴,自己馬上組織起來,不要聚在小山坡下面,擋住千戶所堡壘進出的道路了。讓他們繞過千戶所堡壘,到千戶所堡壘後面的丘陵上,先找些空地,自己搭建些草棚住下。

吳世恭做出這一個決定的原因,綜合起來是有著以下一些方面:他有一點兒不願意讓自己的四位夫人失望,想滿足一下她們;他也有一點兒心軟。

但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吳世恭認為自己現在的人力還是太少,如果有一些只要讓他們果腹的奴隸來使用,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吳世恭當時根本沒有想到,他的這一個安排,其實已經隱隱地把他的手下分成了三個階層:薛永利率領的護衛組成的家將家兵階層;吳世恭到了千戶所堡壘以後,招收的新兵丁和千戶所的那些軍戶組成的家丁階層;還有就是這些俘虜組成的家奴階層。

而無論是何種階層,在他們的前面都有那個“家”字,也就是說,他們都歸吳世恭一人所有,也只能夠聽從吳世恭一個人的命令。

正因為如此,其實吳世恭已經在軍閥化的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接受了吳世恭的安排以後,吳世恭要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