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臣,以居其任。
漢靈帝同意了劉焉的建議,命劉焉為益州牧。當時在朝中做太倉令的益州巴郡人趙韙辭官追隨劉焉。同赴益州,欲圖進行政治投資。
益州既定,劉焉儼然獨霸一方。但不久卻癰疽發背而卒。趙韙等認為劉焉之子劉璋溫仁,共保其為益州牧,而實際上,益州大權掌控在趙韙的手中。
不久,沈彌、婁發、甘寧等歸附劉焉發動了叛亂,叛亂失敗後,叛軍紛紛東入荊州避亂。
劉璋遂以趙韙為徵東中郎將,率眾擊劉表,屯兵朐忍。然而。益州適逢東州兵暴亂,劉璋又不得不將趙韙召回。命他安撫。趙韙先以錢財賄賂的方式收買荊州地方官,減除外力。並聯合益州本土大族聚眾起兵,擊敗了東州兵,並且將東州兵收入帳下,益州之亂遂平。
劉璋稱王之後,以趙韙為相國,總攬蜀國大小政務,但是由於趙韙的權力過大,也引來了劉璋的猜忌,劉璋大肆提拔年輕的將領,將武藝超群者收為親衛,張任便是一個佼佼者。是以這次派遣趙韙為使,並且暗中安排心腹張松、張任等人密謀趙韙。
張松見張任認錯,便小聲說道:“嚴顏乃趙韙心腹大將,武藝過人,有萬夫不當之勇,若要密謀趙韙,必先爭取嚴顏,以後你不要再和嚴顏有所爭執了,大王密令你們全部聽我的,你們不可擅自行動。”
張任頗有不服,但是見張松義正嚴詞的,也不敢拒絕,畢竟他知道,沒有張松的智謀,他根本無法完成此事。
張松撂下一句話後,便走了,張任則主動留下一車蜀錦,讓人送到了隊伍的前面去。
襄陽城下,鑼鼓喧天,楚王劉備率領文武大臣親自迎接,辦的好不熱鬧。
趙韙坐在馬車上,拉開窗簾,看到離襄陽越來越近,便對同行的嚴顏說道:“楚王如此隆重,我必須親自相見,暫且命令部隊停下,你隨我一起去見楚王。”
嚴顏“諾”了一聲,等候在馬車那裡,見趙韙下車,便讓人牽過來一匹戰馬,陪同趙韙一起向前走去。
襄陽城下,劉備見趙韙、嚴顏兩騎翩翩而來,便側臉對身後的糜竺道:“來的這兩個人是誰?”
糜竺道:“長袍者是蜀國相國趙韙,那位身披鎧甲的乃是蜀國平狄將軍嚴顏。大王,聽說蜀國的大權,基本上都掌控在趙韙的手裡,劉璋不過是個傀儡。”
劉備搖了搖頭,說道:“劉璋闇弱,外人當權,真是漢室的不幸啊。”
許劭聽後,笑道:“我看未必,趙韙印堂發黑、眉宇間隱約有著一絲怨氣,正所謂物極必反,恐怕趙韙將不久於人世,大王應該把握好這個機會才行。”
劉備聽出了許劭的話外之音,嘴角上浮現出來了一絲淡淡的笑容,說道:“寡人知道該怎麼做了,多謝軍師提醒……”
很快,趙韙、嚴顏便到了襄陽城下,勒住了馬匹,翻身下馬,徑直走到了劉備等人的面前,掃視一圈眾人之後,便一起說道:“蜀國相國趙韙、平狄將軍嚴顏,見過楚王殿下。”
劉備急忙道:“兩位大人不必多禮,來者是客,二位大人遠道而來,一路上所過之處,不知道楚國各縣可有怠慢?”
趙韙道:“承蒙楚王照顧,一路上所過各縣盡皆照顧有加,真是太謝謝楚王殿下了。相信,以後我們蜀國和楚國會永久和睦的相處下去的。”
“哈哈,如此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