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東都摧毀改革的機會;而以民部侍郎韋津、給事郎趙長文、殿內少監韋圓成、鴻臚少卿蘇夔為首的關中本土權貴卻堅持要由代王楊侑領軍出戰;理由很充分;代王楊侑要利用這個機會建立功勳;要為其在問鼎路上走得更遠贏得更多機會。你衛文升蓄意阻撓代王建功目的何在?居心何在?你以這種強硬姿態公開介入到皇統之爭中;必將得罪整個關隴本土貴族集團;你可考慮到了它的嚴重後果?
雙方各懷其利、各執一詞、各不相讓;再加上宗室和山東人同樣不願意代王楊侑率軍出戰;但同時又不願意站在改革派一方與關中本土權貴撕破臉;只能從中“和稀泥”;結果非但無助於解決問題;反而讓局面更為混亂。
六月十四日;清晨;東都再來急書;樊子蓋急報;偃師失陷;偃師都尉來淵投敵;武賁郎將周仲全軍覆沒並投敵;河南令達奚善意五千大軍臨陣倒戈;楊玄感勢如破竹擋者披靡;已兵臨白司馬坂與裴弘策對峙;距離東都北郭的上春門僅剩十幾里路程了;與此同時;賊帥韓相國突破了西苑防線;殺進了積翠池;沿著積翠池南北大堤瘋狂攻擊;距離皇城已近在咫尺了。東都形勢已非常危急;樊子蓋請求西京;火速增援;萬萬不能耽擱時間;一旦有所貽誤支援不及;則後果不堪設想。
西京震驚。
楊玄感的攻擊速度太快了;摧枯拉朽一般無人可擋。依照這一形勢進行分析和推演;東都守不住了;失陷已成定局。楊玄感在東都的優勢太明顯;河洛人蜂擁響應;京畿應者雲集;再加上東都衛戍軍紛紛倒戈;城內內應無處不在;東都的大門就像洞開一般形同虛設。東都失陷;越王楊侗只能率殘軍退守河內;已經無法給西京大軍以有力配合;而楊玄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陷東都後便能橫掃京畿;一旦其兵臨潼關;西京就十分被動了;退一步說;即便楊玄感未能及時奪取潼關;但他依然可以據崤山之險、扼函谷而守;同樣能能讓西京大軍止步於函谷關外;只能望東都而興嘆。還有更可怕的;那就是齊王楊喃;一旦齊王楊喃看到東都失陷;自己有了奪取皇統的機會;則必然與楊玄感聯手;以圖殊死一搏;到那時形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只要齊王楊喃進入東都登基稱帝;則二次東征必然功虧一簣;內戰必然爆發;統一大業也就面臨崩潰之危。
然而;東都形勢越是糟糕;未來趨勢就越是不堪;對聖主和改革派來說就越是被動;所以衛文升、蕭造和袁充等人的態度也就愈發強硬;這時候妥協讓步就等於拱手交出主動權;任由對手操控;形勢會對聖主和改革派更加不利;一旦關隴本土權貴倒戈;轉而支援齊王楊喃;與楊玄感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同流合汙;則大事去矣;分裂和戰亂必將席捲整個中土。
衛文升一咬牙;拿出了自己的“底線”:代王楊侑必須留守西京;支援東都的軍隊人數必須達到兩萬五千人。
危急關頭;宗室大臣楊則和山東籍大臣郭文懿、明雅、盧楚、李長雅、崔民令沒有選擇餘地;只能義無反顧地支援衛文升。
司隸大夫裴操之果斷支援衛文升;沒辦法;他必須表態了;他可以肯定裴弘策要大敗於白馬山坂;極有可能被楊玄感殺得片甲不留;這對裴弘策本人和河東裴氏都十分不利。裴弘策傲慢自大、狹隘自私的性格造成了危機時刻他在東都的“孤立”處境;而戰場上的失敗必將進一步加劇他在政治上的“孤立”;雖然河東裴氏目前與聖主和改革派之間的聯盟關係比較牢固;但矛盾和衝突是事實存在的;一旦東都的保守勢力利用裴弘策這個“缺口”向河東裴氏展開瘋狂反撲;不但裴弘策岌岌可危;河東裴氏亦會受到打擊;如此則事態就嚴重了。所以出兵東都一事不能耽擱了;河東裴氏必須旗幟鮮明地支援衛文升了。
形勢對關隴本土權貴不利了。
中立派旋即見風使舵;司農少卿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