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死,朝鮮王國絕對不能在自己手中亡國。站在空空蕩蕩的王宮之中,李倧仰天大叫:“求援,向大清求援。請求撤回我們的大軍,我們要誓死捍衛朝鮮王國。”

然而他雖然習慣了有困難就找宗主國,但是當初宗主國大明,無論是在多麼困難的情況下,都會伸出救援之手,絕不袖手旁觀。

然而這一次,他卻失算了,因為大清不是大明。做大清的附庸,只能受到大清的剝削,卻絕對不會受到大清的救援。

在被多爾袞冷酷無情的駁回一切請求之後,李倧派出秘密使者,跑到了長城軍前,向自己的軍隊下達回救朝鮮的命令。

俞敏忠搶了漢城,繼續搶了平壤,然後在西海岸繼續不斷的搶掠,製造緊張空氣,不斷壓迫李倧的神經。

在滿清不派兵救援朝鮮,或者是朝鮮,不從長城主戰場撤回軍隊之前,俞敏忠是絕對不會撤軍的。

搶到五百條運輸艦已經不堪重負了,乾脆,打發回去,然後在工部購買大批的炮彈之後,再回來,繼續搶劫裝貨。

這次,俞敏忠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呂謀聽到了俞敏忠的副手張洪奎的戰情通報,看著那五百條吃水到快被淹沒的船,笑著點頭:“你家提督,竟然擅自更改了我和兵部的指令,是有罪的。如果按照軍法,是死罪啊。”

張洪奎聞聽,趕緊向呂謀為自己的提督辯解,他的辯解方式很特別,那就是開啟船艙,開始卸貨。

“我家提督驚聞攝政王軍前負傷,因此,特意向攝政王供奉一船上品的高麗參。”

呂謀點點頭:“你家提督擅自更改軍令,雖然有罪,但本王認為是臨機決斷。死罪可免——”

“我家提督憂心皇上龍體,特送一船鹿茸靈芝滋補,這也是一份孝心。”

“雖然擅自更改軍令,是臨機決斷,但此風不可長,雖然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

“我家提督認為,寒冬漸至,皇后和兩位貴妃不能經受苦寒,所以,特獻上貂皮一船。”

“雖然還有罪,但不過發配個三五千裡,估計也就差不多了。”

“我家提督聽說執政又發高燒,為此,特獻虎骨豹皮,熊膽等物一船。”

“正是國家用人之時,發配就免了吧,這個——”

“聽說協理王喜文墨,所以,我家提督特向協理王,奉獻朝鮮收藏自唐以來的孤本書籍,珍品筆墨紙硯一船——”

“俞敏忠可在軍前戴罪立功了。”

“我家提督認為各級官員,在這場戰爭中勞苦功高,估計以攝政王之仁德體恤,需要獎賞各位官員辛苦,所以,替王爺準備了二十船,朝鮮土特產。”

“我認為俞敏忠還是能戰的嗎,就降一級做個艦長吧——”

“我家提督說,朝鮮將金銀珠寶都侍奉了滿清,所獲不多——”

“做個艦長,豈能贖他的罪——”

“但是,戶部缺少銅錢流通,所以願獻百船銅料,以補不足。”

“待罪留任吧。”

“我家提督說,這次戰爭規模巨大,攝政王需要賞賜百萬將士,手頭會很緊的,所以,再獻百船銅料,為攝政王獎賞將士所需。”

“俞提督臨機決斷,很符合當時局勢,是很不錯的。但是,卻沒有實現他調回長城前線敵軍的目標,還是要——”

“我家提督說,南方將士不習慣北方飲食,所以,特贈送百船朝鮮稻米。”

“告訴你家提督,就這麼幹,直到把長城前線的敵人調動回來。到時候,本王將有重賞。”看著還剩下一百多條船,呂謀只能痛下決心了。敲詐點夠了,再多,將士們會說自己刻薄將士的。一百條船的物資啊,分三成給將士,心疼啊。

結果當那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