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李利,見過趙大人。」李利隨後也道,臉上仍然沒有一絲笑容。有蔡耀宗那和善熱情的笑臉作對比,更顯得他不好親近。

趙如熙拱手回道:「蔡大人,李大人。」

「都進來吧。有什麼話進來說。」劉宏宇道。

他們說話這一個檔口,衙門各處已有一些人在探頭探腦了。

四人進了劉宏宇的屋子,也無需讓座,直接按尊卑坐下。

趙如熙、李利、蔡耀宗三人雖同是同知,但年紀不同,做官的年限不同。

蔡耀宗跟李利是同一屆的進士,即是同年。但蔡耀宗背後有人,做了三年縣令後很快就升了同知,並早李利兩年調到這南陽州來,算是個老資歷。他毫不客氣地直接坐在了劉宏宇的下首。

李利自覺地坐到了另一邊,趙如熙便坐了李利的下手。

「我原來還覺得自己年富力強,可看到趙大人,才發覺自己真是老了啊。」不待劉宏宇開口,蔡耀宗就率先笑眯眯地感慨道。

「趙大人不光年紀輕,還以女流之輩中了狀元,實在是令人佩服。」

他說著,看向了劉宏宇:「劉大人,趙大人年紀小,也沒接觸過稼穡經濟,又是皇上欽點的狀元,不宜出錯。依我看,不如讓趙大人先了解一段時間的情況,讓她接觸接觸各處的人員。等她熟悉情況,感覺能上手後,再行分派她管轄的內容。您看如何?」

劉宏宇眸光一閃,看向趙如熙:「趙大人覺得呢?」

只這兩三句話,趙如熙就看出了這三人的性格與相處模式。

劉宏宇或許清正有能耐,但他馬上要致仕,要為子孫留後路,自然不願意得罪身為太子一系的蔡耀宗。所以現在就是無為而治。在越界不太過的情況下,容忍蔡耀宗將腳伸到他的地盤上。

而蔡耀宗覺得有太子撐腰,趙如熙她年紀小,還是個小姑娘,麵皮薄,會讀書不一定會做官,因此即便她身後有吳懷寺撐腰,也只需維持表面上的客氣便是,該抓的權還是要抓在手裡,不讓趙如熙碰到一點。

趙如熙相信,即便她一兩個月後熟悉了情況,想要從蔡耀宗手裡分出一定的權利,蔡耀宗也會以各種理由推託,只會給她一些又苦又累、做不出成績的事情來管轄。

至於李利,或許為人不錯。但他絕對不會為了她而跟蔡耀宗對上。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他或許會伸出援手,但在她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之前,他也是絕對不會把手裡的權利讓出來的。

而她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以前還真沒接觸多少稼穡經濟。乍一接手這些事務,再有蔡耀宗在其中使陰招,不說能做出什麼事來,恐怕連那些相關的胥吏都使喚不動。

到那時,她就成了一個笑話。

這些思量看似複雜,其實也就是一瞬間的事。

趙如熙眨了眨眼,點點頭道:「蔡大人說的確實有道理。」

蔡耀宗的臉上就浮現出一個笑容來。

緊接著趙如熙又一臉懵懂地向劉宏宇問道:「不過蔡大人嘴裡說的這個『瞭解情況』,『接觸各處』,是怎麼個瞭解法?怎麼接觸?比如鹽、糧的卷宗與帳目,我能調出來看麼?水利、海防、捕盜等方面的資料,我是不是也能調出來看?」

劉宏宇:「……」

蔡耀宗:「!!!」笑容僵在了臉上。

一直旁觀的李利趕緊端起衙役給他倒的茶,輕抿一口,遮掩自己控制不住往上翹的嘴角。

「咳……」劉宏宇輕咳一聲,朝蔡耀宗道,「蔡大人,你覺得呢?」

鹽、糧兩項是肥差,早在上一任同知離任前,蔡耀宗就把這兩項全都抓到了自己手裡。李利來了之後他也沒把這兩項放出來,只給他管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