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拿著。」

昨晚趙元勛領著趙如熙回來後,因為情緒太激動,沒有留在外院,而是直接回了後院,宿在了大夫人房裡,拉著大夫人說了半宿的話。

趙如熙當時敷衍吳宗,說她因為家貧,沒有筆墨紙硯,所以用炭條畫畫。這些話,趙元勛原原本本跟妻子說了。

說著這話,他一個大男人都紅了眼,更不用說一片慈母心腸的朱氏了。

夫妻倆流著淚,商議著以後好好對待趙如熙,絕不讓她受半點委曲。以後她出嫁,家中也儘可能地給她辦嫁妝。至於她賺的錢,自然更是一文錢不會要。

他們本就愧對於她,孩子自己辛苦賺的錢,他們怎麼可能厚顏染指呢?

換句話說,富裕家庭裡的孩子,比如趙靖立、趙靖安,比如趙如馨和趙如語,無論嫡庶,無論是不是養女,他們都不會想著要去賺錢。因為他們衣食無憂,他們根本就沒有這種需求。

可趙如熙呢?先是去給慶陽縣主畫首飾圖賺錢。即便明知自己的身世有蹊蹺,她很有可能是侯府嫡支嫡女,仍然不辭辛勞地每日晚歸,就是為了賺些銀兩。

這次不顧名聲不要名份,在教畫畫的時候也想要收三千兩一人的束脩,也是這孩子想要賺些錢。

為什麼要賺錢?因為她窮怕了。

她手裡沒錢,心裡沒安全感。這都是窮鬧的。

面對這樣的孩子,他們做父母的心中愧疚都來不及,哪裡會要孩子辛苦賺來的錢?

「娘,如果家中入不敷出,您打理家裡中饋甚是辛苦。不如拿點錢去置辦些鋪子田地。如果我賺不到錢就算了,既然能賺錢,我自然不能看著您辛苦操勞。」趙如熙道。

她倒不是聖母。她其實很自私。如果在現代,她肯定會自己買房子買鋪子、或進行投資,偶爾給點錢,買點東西孝敬老人即可。

可這是古代,女子是沒有財產權的。即便她出嫁,嫁妝單子都會在衙門裡備案,以備以後和離時析產。

如果她現在瞞下這幾萬兩銀子,這些銀子不管是出嫁前還是出嫁後,都過不了明路。而且因為數目太大,她也不好拿出來使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