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花種子。
雖說王玄策在鴻臚寺混了幾年了,但是,若是論起資歷來,也只能算得上一個後輩,可是,論起能力來,卻是數一數二的。正是因為如此,在李世民準備派遣使團的時候,張允文向他推薦了王玄策。
李世民將王玄策招來,細細的考較了一番之後,卻是一言不發的盯著王玄策。待到後者出去之後,這才哈哈大笑著對張允文道:“想我大唐,人才濟濟,這王玄策見識不凡,出口成章,談吐舉止,比起唐儉來,雖說欠缺了一些,可只消多多錘鍊,假以時日,定成大器!”
於是,這王玄策便成了此次出團的正使,至於副使,卻是戶部的一位官員,這位官員擅長計算買賣,腦子極為好用。
臨行之前,張允文還專門到王玄策處,向其說明了這棉花的用途,沿途的情況以及高昌國的近況。末了,張允文說道:“王兄,此次事關重大,可不容有疏忽啊!當然了,若是能買回棉花種子那是最好,若是不能買回來,你就力保使團平安吧!”最後,張允文還將一封信遞給了王玄策,讓他在路過隴右的時候,交給左衛軍中李揚。
王玄策鄭重的收下了信件。
在路過甘州祁連山左衛大營的時候,王玄策將這封信交給了李揚。李揚看了一遍之後,盯著王玄策看了半天,最後從營中調撥十名偵察營士卒,讓他們與王玄策隨行。
對於這件事,左衛將軍阿史那社爾,在看了張允文的信件之後,決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在離開祁連山大營的時候,使團已經達到四十五人。
到達肅州的時候,已經是貞觀十一年一月中旬了。狂風吹著沙礫,夾雜著雪花,迎面撲來,打在人的臉上,生生作疼。
在肅州歇息了一日,使團出發,五日後到達玉門關。
然而正當他欲出關的時候,卻被那守關的將軍告知,這個時節裡,大漠之中最易形成沙暴。風和沙夾在一起,肆虐無比,建議他們最好等到二月之後,再行出關。
一看這日程,還有十二天便是二月。於是王玄策便帶著使團在這玉門關暫時安頓下來。
眼見這狂風呼嘯,,白雪如飛,他只有苦笑一聲,和使團的副使以及兩名隨團校尉圍坐在火爐四周,喝起酒來。
一口燒酒下肚,這話匣子也慢慢開啟了。
日子就這樣悠閒的過著,喝喝酒,聊聊天,躲在房間裡看飄落的雪花。這十多天很快就過去了。終於,那守衛玉門關的將軍告訴他們,差不多可以出發了,但是路上仍然需要小心,沙暴仍有可能發生,同時還叮囑他們小心沙盜。
帶足了充分的食物和清水,使團便在二月春風吹不到的玉門關前,踏上了去高昌的道路。
還真如那位將軍所言,過了二月後,大漠中的風沙果真笑了不少,至於沙暴,倒是遇上過一次,不過在嚮導的指導下,利用駱駝,躲了過去。
當一名士卒說道這沙暴不過如此的時候,這名中年嚮導嚴肅的說道:“小夥子,不要小看了這沙漠。這沙海茫茫,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前人留下的白骨。一旦在裡面迷失了,只有等著慢慢飛死去,朽爛,化作沙礫!和冬日的沙暴想比,今日我們遇上的沙暴不過是三歲的孩子在向大人撒嬌而已,只有冬日的沙暴才像是成人的怒吼!”
一聽了這話,眾人頓時默默不言,心頭卻是暗道僥倖。
走了半個月,穿過莫延賀磧,到達伊吾東南時,使團又遇上了傳說中的沙盜。這些沙盜在沙漠邊緣進行掠奪,縱馬如風。
然而這次他們遇到的卻是大唐正規軍。當七十多名無甲冑遮蔽,手中拿著簡陋的彎刀、柴刀衝向使團的時候,被一支支弩箭射、羽箭落馬下。僅僅是一輪射擊,就是的近二十人落馬。
當只剩下十多人的沙盜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