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寂靜無聲,安靜得一根針落地都能聽見。

大將軍姬康眼底的笑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極度震驚。

梁帝緊鎖的眉毛舒展,看向魏風華。

“你說什麼?潼門關……守住了?”

北魏大軍一路攻城拔寨,取密雲郡一關三城如同探囊取物。

按理說,徐牧初掌北涼,天策府組建沒多久。

北涼三州應動盪不安,北魏攻潼門關徐牧焉能守住?

魏風華將戰報舉起來,道。

“啟稟陛下,潼門關北涼王親筆戰報,潼門關無恙!”

梁帝的臉上露出一個欣慰的笑容。

密雲郡失守多日來蒙在梁帝心頭的陰霾,散去不少。

“好!好!好!”

梁帝連說了三個好,道。

“北涼王守住潼門關,給予魏將拓跋延壽重擊。”

“提振了我軍之士氣,賞賜黃金千兩,蜀錦百匹!”

大將軍姬康臉色陰晴不定,一言不發。

見狀丞相裴堅咳嗽了一聲,拱手道。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拓跋延壽雖為偏師。”

“然潼門關官兵將士訓練有素,上下一心。”

“敗魏賊守國土,真乃我大梁的將士典範!”

“不過,這戰報所說的通政使崔郾投敵,是真的?”

裴堅老奸巨猾,三兩句話又是說拓跋延壽是偏師。

又稱讚潼門關將士訓練有素,就是不提北涼王的功勞。

魏風華微微頷首,回應道。

“裴相,戰報中稱通政使崔郾在城破後為求活命。”

“向赤狐族胡霸天投降,已經被北涼王絞死。”

“屍體收殮送回京城,交給他族中處理。”

在百官之中緩緩走出一人,此人約莫四十出頭,白麵黑鬚。

他名為崔瑾,乃大梁的戶部尚書,六部首腦之一。

“陛下,崔氏一族家門不幸,出了崔郾這種孽障。”

“臣崔瑾,請陛下降罪!”

清河崔氏五百年的望族,最看重臉面。

崔郾的言行令崔氏一族蒙羞,崔瑾臉上都快掛不住了。

梁帝揮揮手,道。

“崔郾不過是你清河崔氏一旁支,何況他是臨陣倒戈。”

“非提前勾結,崔愛卿快快起來,北方戰事正焦灼。”

“兵馬糧草諸多事宜,都需你戶部出力,起來吧。”

崔瑾人如其名,品行端正能力出眾。

六部尚書中梁帝最看重崔瑾,將他當做未來裴堅老去後的接班人。

安撫了崔瑾,梁帝察覺到方才他對待徐牧的失態。

梁帝便順著裴堅的話頭往下說。

“嗯,方才裴相說的很好,潼門關將士訓練有素,延慶郡的將士朕也知曉。”

“往年練兵演武,延慶郡將士都能排上第一流。”

“有這般良將勇軍在,我大梁定能擊退魏賊!”

北涼王徐牧很優秀,從他抵達北涼沒到一年。

便將北涼三州整合,建立天策府統一籌劃,就可看出來。

手腕、謀略、武藝,北涼王徐牧無疑是出類拔萃。

但梁帝已經廢了他徐牧,難道還要再廢了徐龍,復立徐牧?

人要臉樹要皮,君王更是如此。

大將軍姬康從潼門關守住的訊息中緩過神兒,道。

“陛下所言極是,有我大梁的將士捨身忘死,就算換一將領。”

“城關依舊能守住!潼門關守得住,延慶郡更守得住!”

“魏賊,已經沒有多少時間能再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