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5/5頁)
章節報錯
希望與失望之間排列和對比。這些都是原小說所具有的特點。但我們不能像原小說那樣僅僅是重複,表現三代女性像一個女人一樣具有同樣的淒涼人生,這樣會讓影片的基調沉淪下去,使觀眾感到心如死灰。這是我們要扭轉的格局。我們要避免或消除小說中這種消極的東西。所以我們就要把生命中的一些活力和積極的東西加到人物身上,改變她們重複的命運,改變悲悽的色調。讓影片中多一點溫暖,讓人物多一些自信、自立與自強。
貳:
三代女性的三個故事不能完全類同、排列和重複,要在排比之間形成相互的遞進和互動。
三個人物的遞進與互動,其實就是對自己命運不同程度的掌握。我們可以把這三代女性作為一個女人一生的三個時期來看待。也就是說,把三代女性的命運看成是發生在一個女人身上的三段人生經歷,同時也代表著整個女性群體。透過這個概念表現女性對自己命運的把握過程,表達對女性勇於把握自身命運的期望。傳遞一種客觀的女性主義思想。
女性主義應該被宣揚,尤其是女性那種執著、純粹、強烈的情感,這是女人的天性。我們要提倡的正是這種崇高的博愛情感,要將它作為一種美來表現。
在中國社會傳統的婚姻關係中女人往往因為男人而存在,女人的命運幾乎完全依賴於她所託付終身的那個男人的好壞,她們大都離不開這種依賴。這是中國式婚姻關係最為悲哀之處。我們希望所有的女性都能清楚地意識到並努力改變這種對男性的被動依賴。
第一個是茉,代表純真的少女時代。
年輕的茉在整個人生開始時充滿了美好純真的幻想。茉簡單、隨和、猶豫、不諳人世,對人、對社會、對自身都沒有認識。當孟先生出現以後,茉覺得他能夠依靠,很快就愛上了他。隨後突然出現的那個人人都理解的變故,就是現代社會中也經常會有的拋棄、出走使她的生活一下改變了。孟先生的離去,使她從此失去了一切。她的夢破滅了,她被生活嘲弄了。由此體現了女性對男性的依賴性。之後,茉感悟到的人生是奇怪的、扭曲的,反映到對待女兒的奇怪態度上——自己所生、所嫌、所惡。這種交織在一起的矛盾一直伴隨女兒長大,這就是茉的命運歷程。
第二個時期是女兒莉,代表形成自我意識的成長階段。
莉在新的時代長大,極力的要擺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