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七品,而且掌道只是都察院裡約定俗成的一個稱謂。但與普通御史相比,地位可就不一樣了,外放升遷也可以直升五品。
聽到項成賢這個好訊息,方應物與洪松皆為他高興,舉杯道:“掌道御史是要看名望的,你可要抓住機緣,近日多賣些力氣,多上些奏疏,多議論些朝政,把聲勢做出來!”
項成賢拍著胸脯道:“那是!這段時間,我準備一天上一次疏,讓更多人知道我項成賢這號人物!”
三人興盡而散,到了次日,洪松沒有忘記昨晚所言,開始執筆寫人生第一封章疏——奏請朝廷派欽差督糧疏。
這封奏疏入了內閣,票擬為“下發部議”,又經司禮監批過,到了戶部殷尚書手裡。
殷尚書對此自然千肯萬肯,在復奏時很詳細的寫上了自己的意見,“欽差人選,須得擇年輕體壯、風節有力,熟悉地方之人。
年輕體壯方可適應舟車勞頓,熟悉地方才可掌握東南水土人情,風節有力便可一心為公、不畏艱難。”
復奏之前,殷尚書還將自己的答覆給洪松看了看。但洪松看到三個條件時,忽然產生了若干不好的預感。。。。。。(未完待續。。)
拜求7月保底月票!!!
6月份承蒙大家捧場,月票榜取得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名次,分類名次應該是有史以來最高?最後沒看,是不是第二?
但是我還想更進一步,到了這個份上,大家能滿足我的願望嗎!
拜請書友一定要將保底月票投給本書!主角要開新副本了,作者也需要大家的支援來獲取靈感!!
另外,大家如果有推薦票,也不要忘了投!我覺得我們還可以爭取一下推薦榜!人人都有推薦票,為什麼不爭榜呢?本書應該還是值得推薦票的!
。(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要當使節(求月票)
由於大佬們心照不宣的糾結,或者是因為官僚系統的低效率慣性,方應物的新任命遲遲未到,於是方應物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
當然這種作為不是上疏大罵或者控訴,那樣未免有點氣急敗壞替自己要官的嫌疑,不符合一位士林後起之秀的公眾形象。
總而言之,這種表達要含蓄。所以方應物想來想去,便上疏請假三個月,理由也很光明正大,自己要回老家替業師、前首輔商相公祝壽。
他透過這種方式,隱晦的向朝廷表達一點不滿之情——若朝廷還不給個說法,就乾脆放三個月大假得了!
同時也隱含著要官的潛臺詞,德高望重的前首輔古稀大壽,朝廷總該派員慰問罷?那麼他方應物就一位很合適的人選,但總要有個身份,而且是官職能過得去的身份。
故而上疏之後,方應物感覺自己簡直太機智了,竟然想得出如此精妙的題材,能夠完美周到的表達自己的心情。
此後方應物又陷入了無所事事的狀態中,這日閒來無聊,出門溜達著去了侍講學士李東陽家。
西城一帶達官顯貴密佈,方應物之所以溜達到李東陽家而不是別人家,也是有緣故的。
首先李東陽是方應物會試時的房師,有師生關係擺在這裡,溜達上門不顯突兀。而且比起座師徐溥來說,方應物與房師李東陽的關係反而更近一些。
師生關係雖然為時人所重,但官場中的師生關係從根本上確是為政治服務的。徐溥、謝遷這一脈與父親方清之不大對路,方應物自然也就對座師徐溥疏遠了。
其次。李東陽是京師本地人,又喜好交遊。終日大開中門,時不時的高朋滿座共聚一堂,然後吟詩作賦高談闊論——這是李東陽後來成為文壇領袖的資本。有這個背景,故而方應物隨隨便便溜達上門,並不算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