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方應物講的全都是硬得不能再硬的大道理,只是在這種燕樂享受的場合不太適宜。
說罷,方應物揮一揮衣袖,不屑再與辯答。他高昂著頭顱,教訓完諸生,便深藏功與名,揮手自茲去,大踏步離開了雅集會場。
只留下了面面相覷的眾人,好好的一場遊春雅集,硬是被方應物突如其來的大肆教訓而搞得意興闌珊,只得草草結束。
這到底是什麼新人?也太囂張了!
方應物不在乎,反正他未來幾年不在縣學混了,就給別人留下一個深刻記憶罷!
但方應物的震耳發聵之音,短短几天內傳遍了縣中。各家有見識的宿老聞言無不嘆道:“生子當如方應物!”
於是紛紛將族中子弟從縣學召回本家,勒令閉門讀書,幾年後又製造出了一波科舉高峰。
方應物的第一次縣學生涯只有短短五天時間,打倒了一個學霸,攪散了一場雅集,然後就像炫目短暫的流星一樣結束了。(未完待續。)
ps: 這是4號的第三更,無奈晚了半小時才寫完,大家諒解。4號有50+月票,5號繼續三更。
第七十四章 暫別!
方應物在雅集上,義正詞嚴的將縣學士子訓了一通,居然反響還不錯,全縣一邊倒的讚揚,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現在是個非常時期。
去年鄉試,淳安縣只有方清之這一個在外遊學計程車子中舉,其他士子全軍覆沒,很是寒磣。但被解元光環遮掩了,沒有引起太大注意。
今年會試,淳安縣還是隻有在外面遊學了兩三年沒回來的方清之中進士,其他從本土出發去應試的舉子再次全軍覆沒。
科舉是淳安縣人的驕傲和門面,一科出兩三個進士都是平常事。但在連連遭受重挫、只有在外面遊學的人才能中試的背景下,縣裡輿論已經不淡定了。
在這個時候,方應物作為今科唯一進士的兒子,恨鐵不成鋼的痛斥士子們拉幫結派、吃喝玩樂,痛斥士子們荒廢學業、浪費年華,很能引起主流輿論的讚賞和共鳴。
不然也不會有超過一半的縣學生員被叫回家去,並嚴加管教、禁閉讀書。
這個時候,不甘寂寞的白梅姑娘突然也跳了出來,宣佈免掉方家三十兩債務。。。。。。不過方應物沒搭理她。
閒話不提,這年頭出門遠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做很多籌備工作,尤其是方應物這樣從來沒出過遠門的。他前前後後準備了將近一個月。
蘭姐兒是應該帶上的,但兩個不到二十的年輕男女行走江湖有風險,還得找兩個隨從。
所以方應物從本村找了個身高九尺、膀大腰圓的鄉親,這樣可以增加安全感。還將蘭姐兒的哥哥也作為隨從帶上了,如此便是一行四人。
家裡原本有得三畝地都賣掉。偏僻山村的地不好賣,同族人又買不起。方應物費了很大力氣才賣出去。
所有田地款都用來當做盤纏,族人又七拼八湊的捐一些,四五十兩銀子怎麼也該夠在外兩個月的花銷。
在離開前,方應物又去了一次仁壽鄉倦居書院,拜訪並告別商相公。
商輅對方應物前些日子的放炮也很讚賞:“你那天說的不錯,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這幾年士風是浮華了一些,正需當頭棒喝。老夫建這書院,選在了僻靜山腳下。不在村鎮城市,也是出於遠離喧囂的意思。”
“晚生只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卻讓閣老見笑了。”
商相公嘆道:“你們少年人嚮往外面世界,追求功名之心太盛,要到老時才知優遊林泉之樂。”
方應物道:“若無少年人銳意進取,哪有老年人優遊林泉。”
商輅大笑幾聲,掏出五六封信,遞給方應物道:“這是老夫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