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意,奴才雖不明瞭,但奴才相信!至於跟大臣們的爭執,讓奴才想起了宮裡老太監們說起前朝的幾次爭吵,又是何來的對錯呢?!”

前幾次的爭吵?方正華說得只怕是‘大禮儀’之爭,還有萬曆年間立太子的風波,最後君臣相爭的結果是大家都錯了。我回想這幾件事情,不由深思起來。

乾清宮裡的大臣們見皇上走了,都跪在那不敢亂動。過了好一會才有太監出來道:“皇上口諭,各大臣先行退下,明日再來商議!”

這樣,大臣們才爬起身來。跪得久了,兩腳麻痺,不少臣子都拖著腿,一步一步往外走。

“韓輔,皇上這樣,咱們做臣子的總不能不聞不問吧?!”走在後頭的鄭三俊叫住了韓鑛。 其他人聽見鄭三俊這麼說,也紛紛道:“鄭大人說得是,咱們要勸諫皇上!”

韓鑛心中正左右為難,見鄭三俊這麼問,便反口問道:“那鄭大人又以為如何?”

“自然是上奏摺勸諫!”

韓鑛搖頭道:“上奏摺只怕不妥,要是我等全聯名上奏摺,則沒有了迴旋的餘地!”

眾人聽了也有些猶豫,錢龍錫見大家意見紛亂,恐有什麼變數,便開口道:“既然沒有想到什麼好法子,不如各位到內閣小坐,大家一起商議個周全的辦法來。”

大臣們一想也是,便齊齊到了內閣。分坐好後,鄭三俊先出來點明主題:

“各位大人,鄭某是不贊成讓胥吏為官的,這其中的禍害顯而易見,他們無德無能,以後憑那點小聰明管制一方,危害甚烈。再者各位都知道,皇上不是滿足於天工學院的那些工匠,而是整個科考。只要這次透過了天工學院的事情,科考被改動就即將到來。諸位大人都是科考上來的,科考惟才是舉,這樣才能為朝廷選拔賢明。那些不懂聖人之說的胥吏何來操守?我等不阻止,大明的基業可真要壞在我等手上。百年後,世人又如何評價我等!天下千萬學子的前途就在我等手上,是以絕不能讓皇上另開仕途!”

刑部尚書張致則無不憂慮著道:“此事若透過,天下學子知悉,還不知是個什麼境地?!”

眾人都點頭稱是,禮部尚書李標撫掌贊成道:“兩位大人大人說得是,這些胥吏工匠連會試都未透過,只是懂得不務正業。他們可以為吏,但不可為官。不然以後吏部可就有得忙了,李大人,你說呢?”

李標下的溫體仁心中不由暗罵李標狡猾:原先在皇上面前又不敢說,現在就說得這麼大氣。不過這樣的場合下,他自己也不願表態,所以他選擇了沉默。王應熊跟他甚有默契,兩人相對一眼,都明白對方的心思。李標的意見,也就代表了禮部的意見。

吏部尚書李長庚心中有些猶豫,只是含糊道:“此事事關重大,大家要跟皇上從長計議!”

成基命也幫腔道:“各位大人,在下覺得不宜採取過激的方式,如果激怒了皇上,我等不過也就是捨去一身性命。但換上來的人能夠似我等逆龍鱗諫忠言嘛?君臣相爭,最終受害的是大明,是普天的百姓!”

鄭三俊又問道:“若是皇上不答應呢?”

“在下會跟皇上說清各種利弊,皇上乃聖明之君,不會是非不分!”

鄭三俊不置可否的笑了一聲,轉而對張惟賢道:“英國公又以為如何呢?”

張惟賢呵呵笑道:“本公可是一個粗人,科考的東西我也不太懂,能夠在兵事上對皇上有所裨益已是僥倖。其它的事情,我還是聽各位大人的意見!”

鄭三俊還要說什麼的時候,韓鑛起身總結道:“既然如此,還是按成大人的意思辦,這樣慎重而不冒失。君臣之間就該同心同德,皇上有什麼不妥的舉動,我等大臣上殿勸諫便是。”

“在下支援韓輔的建議!”賀逢聖總算找到說話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