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明zhōng yāng對航空航天產業的政策傾斜,無論對地方和民間都有很大吸引力。這次一下子批覆在這麼多城市搞放鬆航空管制和建立航空產業園的實驗,明顯是想促進競爭,提高航空製造水平。

相比其他擁有一定航空技術基礎的城市,九都底子相對薄弱,但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第一點就是九都裝備製造能力強大,特別是在大型裝置和數控機床加工方面領先國內水平。大飛機是工業時代高技術的結晶,需要上萬個零件上千道工序。其中不少零件加工jīng度小於一根頭髮絲,飛機大梁採用的鈦合金材料要一次鍛壓成型,無論是裝置還是加工製造九都不會輸於其他城市。

其次九都新崛起的微電子研製能力也對航空業助益極大,現代飛機中電子裝置要佔到總成本一半以上,駕駛艙都是基本實現“玻璃化”,即使用液晶顯示器等電子裝置取代傳統的機械儀表,電傳cāo控取代了機械cāo作。前不久剛剛試飛成功的空軍的核心裝備——大型預jǐng機裡就有不少來自九都的電子產品。特別是機上相控陣雷達控制中樞所採用的軍用微處理器全部由中星和軍方秘密建立的晶片工廠提供,其前身就是張勝利父母所在的單晶矽廠,張勝利對此非常自豪,範偉和柯有利也參加了前不久空軍表彰九都支援的相關單位的大會,對此早有所聞。

而楊星談到的第三點無疑最吸引柯有利他們。他提出一個耳目一新的見解,那就是九都可以採用差異化競爭方式,在航空材料上做文章。楊星表示,其實最早的飛行器結構並不複雜,無非是發動機帶動螺旋槳轉動,讓木頭架子做成的機身在特殊形狀的機翼幫助下獲得足夠速度後飛上天,這裡面有兩個核心地方,一個是能提供足夠動力的發動機,一個就是輕便又結實的機身,這都涉及到航空業中僅次於發動機的關鍵技術——材料。

二戰前飛機還大量使用木頭製造,但打完仗進入噴氣時代,木頭顯然無法滿足航空需求,飛機已經廣泛採用金屬鋁合金外殼。如今機體材料中,金屬合金比例又在大幅縮小,複合材料所佔比例大幅上升。但國內開發複合材料時間較短,大部分國產飛機上還難覓複合材料的蹤影,這方面外國人貶低我們有幾十年的技術課要補。好在國內對此已有所察覺,這幾年大力支援新型複合材料技術引進,並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援該類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楊星去年從臺塑能搞到碳纖維技術,迅速投產複合材料生產線,背後離不開zhèng fǔ的支援。

而在航空業心臟的發動機上,高溫材料更是一國製造水平的集中體現。隨著發動機推力不斷加大,效率不斷上升,必須提高出口溫度。現代航空渦扇發動機熱效率已達到42%以上,是最高效、最清潔的動力裝置,然而要實現這樣的熱效率,發動機最高溫度需要達到1500℃以上,普通材料到了這個溫度,必然化為一團氣體,即使是鋼鐵也變得比麵條還軟,科學家們一直希望找到一種特別耐高溫的材料,最成熟的就是高溫合金。

高溫合金是一種能夠在600℃以上及一定應力條件下長期工作的金屬材料,具有優異的高溫強度,優秀的抗氧化和抗熱腐蝕xìng,良好的抗疲勞、斷裂韌xìng等綜合xìng能,已成為軍民用航空發動機和燃氣渦輪發動機熱端部件不可替代的關鍵材料。

國內航空發動機一直被廣泛詬病的“心臟病”問題,其實說穿了也就是差在材料上,二戰後美英等國憑藉深厚技術實力,逐漸淘汰了傳統發動機上的鐵、鋁等金屬,開發了以鐵、鎳、鈷為基的高溫合金,因為高溫合金的合金化程度較高,又被稱為“超合金”,目前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艦船等領域。其中鎳基高溫合金在整個高溫合金領域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被廣泛用來製造航空噴氣發動機、各種工業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