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圈裡的四角之一。他的背叛等於在裡見氏的背後狠狠的插上一刀,或許是風水輪流轉終於輪到裡見義堯嚐到被人揹叛的苦果。
收到這個訊息之後,佐貫城內的裡見義弘終於忍不住要作出行動,日夜不停的嚴密監視讓他十分痛苦,親信大將的背叛更讓他感到無比的憤怒,於是立刻在上総國南部的大批軍實集結到佐貫城,當然這麼大的動靜瞞不過三船山砦內的藤沢播磨守,一封急報很快送到江戶城北條氏政手中。
北條氏政其實也早以等的不耐煩,守株待兔的活不太適合他這個年輕人來做,好在對面的裡見義弘也是個耐性很差的人,於是北條氏政就點齊三萬大軍興沖沖的殺進上総國,而上総裡見氏並沒有焦急,裡見義堯有條不紊的作者部署,他坐鎮久留裡城伺機而動等的就是北條氏政先攻進來。
裡見義弘雖然年輕但又不是不知輕重的傻子,明知道北條氏政這條餓狼環伺在側還敢動彈所謂的無非就是破局,裡見父子聯手點齊的軍勢只有一萬五千人,這大約就是整個房総半島的主要軍事力量了。
面對北條氏政殺氣騰騰的衝入房総半島,裡見義堯還是有些拿不準如何行動,引動北條氏政侵入房総半島只是第一步,關鍵是下一步如何擊敗氣焰囂張的北條軍,可如果讓他用一萬五千軍勢硬抗三萬大軍肯定是不行的。
前幾次兵力懸殊不大的時候都打不過北條軍,這次兵力處於絕對劣勢想翻盤的機率微乎其微,裡見義堯明白這個道理家中的譜代眾自然也十分了解,正木時茂左思右想覺得唯有使用夾擊的戰術或許還有一戰之力。
堀江賴忠覺得他兄長提出的戰法太過冒險,賭博性質也比較強必須得讓北條氏政咬鉤才行,而且擔當正面抵擋的軍勢要面臨巨大的危險,若稍有差池那可就是軍心潰散大軍覆滅的下場,可正木時忠也拿不出更好的辦法,所以儘管譜代家臣團都覺得這太過冒險,但是在沒有更好的提議之前這是最佳的選擇,於是裡見義堯最終還是敲定採用正木時茂的策略。
裡見義堯已經決心在這場合戰後徹底退居二線,若是能勝利自然可以熬到退休,若是失敗那麼他也就不用再擔心這個問題,自己肯定要殞命久留裡城,他是絕對不會降服在北條氏旗下的。想象一下他這些年得罪北條家有多狠。就知道選擇北條家是最壞的選擇。
這次的合戰主導權完全交給裡見義弘來操作。年輕的裡見義弘但人總大將親自率領本陣在虛空蔵山、大塚山佈陣,北條氏政見裡見義弘拉開陣勢打算決戰也立刻將本陣佈設在三船山上,雙方相距大約十五公里,保持長期對峙的局勢。
北條氏政很快就得知虛空蔵山上裡見義弘的本陣只有七千軍勢,心中頓時生出幾分驕傲的感覺,在他們看來裡見氏這是要黔驢技窮的跡象,活動那麼久才拉出七千軍勢從側面證明裡見義弘已經陷入無兵無將可用的尷尬局面。
北條幻庵提出不同意見,他覺得裡見義堯雖然遭逢大敗但絕不至於連一萬軍勢都湊不出來。但本陣只有七千軍勢顯然不符合常理,所以應當謹防其中有詐,這次北條綱成作為松山城守備並沒有前來助陣,而是鎮守北武藏提防北方強大的鄰居。
代表黃備參陣的是年輕一代的旗幟北條氏繁,自從去年在第二次國府臺合戰中為自己正名以來,北條氏繁就一直沒有放棄重振武名的嘗試,討取結城氏父子只是證明自己不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還不足以讓他擺脫虎父犬子的惡劣名號。
北條氏繁一力支援北條氏政的判斷,家中的一幫年輕譜代家臣也跟著架秧子起鬨,好像此戰必勝沒必要多有顧慮。言語中難免暗示這些氏康公時代的老譜代眾太保守,搞的一群譜代老臣也不好再提出異議。總不能指責這些年輕的後輩們不懂得尊重老臣,那樣反而會讓自己的顏面丟失。
看到老譜代們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