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不可少。若要排下陣勢,沒有一千匹軍馬,根本起不到作用,不如陛下能否想想辦法?”
一千匹軍馬,不算太多,可也不算太少。長水胡騎漢代時地建制也不過是一千五百騎,何況是眼下的季漢,雖然我重視軍校,又有丞相大將軍們直接負責辦理,但有那個過日子又細又緊的劉巴攔著,想要這些馬只怕也是很困難吧。我想了想,說道:“這些馬不是不能給,但只怕朕也說不通尚書令,又得朕來出錢。但是,朕的錢不能白花,只能先給你們西涼軍馬三百匹,同時給你們兩百名步卒,一個月後,他們要和一百名騎軍進行對抗,若是勝了,剩下七百匹馬如數撥給,若是敗了,這戰馬就要等尚書令地意思了。”
四叔看看于禁,把胸一挺:“一百名鐵騎軍,不在話下。”
我搖頭道:“四叔且慢應承,朕有幾點要求:其一,你和於將軍自然是不能出戰,所有之人,必是這些步卒。否則這一百名鐵騎,你自己便全包了也只當熱身,朕豈不是上了你的大當?其二,你們別以為孟起將軍也是軍校祭酒,若出西涼鐵騎肯定會放水——這一百名鐵騎,朕不會動用西涼兵,朕要以遼東騎兵,著了虎豹騎的軍甲來與你們對抗,而且,朕會許下承諾,若他們得勝,便消去其戰俘身份,到時候,你們面對地將是一支瘋狂的部隊。”
四叔登時洩氣,不悅道:“陛下這是強人所難,二百兵卒,一月時間只怕連馬背都上不去,遼東地接鮮卑,遼東精騎甲於天下,其兵士自幼生於馬背之上,兩者根本便不在一個檔次上,如何來比?”
我笑道:“這便要看於將軍幫不幫忙了。”說罷我便離開軍校。
以于禁之聰明,自會明白我的意思,遼東騎兵的戰法與鮮卑相類,我下一步的作戰方向一是匈奴二是曹魏,都可以遼東騎兵為操演物件。而於禁恰恰多次參予北伐之戰,瞭解鮮卑、烏丸、遼東騎兵和虎豹騎的戰法,雖然時間較短,但我相信他們一定有辦法的。不過就算他們失敗,我也會把戰馬撥給他們,軍校,那畢竟也投入著我的心血和希望。
第六章 嚴督查李嚴彈諸葛 學治軍關鳳亂未央
回到長安城中時,李嚴已在宣室等我。我有些奇怪,今天本是休假,這樣的日子他一個人來做什麼?李嚴向我施禮後說道:“陛下,臣有一件大事不敢不報。”
我斥退從人,道:“坐下說話。”
李嚴點頭坐下:“陛下,近來臣接連收到舉報,這些舉報皆指向一人,而且所言不似空處來風,臣初時不以為意,然越到後來,便越是吃驚,到後來,竟有驚恐之感,不敢不報與陛下得知。”
我笑笑道:“不知指向何人,竟讓我的御史大人驚恐,難道是哪個皇親國戚不成。”
李嚴道:“不是,這些舉報指向丞相。”
“什麼?”我吃了一驚,若說旁人,我還信得,可是丞相,他在季漢聲名如日中天,甚至不下於我;他深受季漢兩世重用,為當仁不讓的第一親力大臣;他一心為國,操勞不休,他事必恭親,清正謙潔,他是季漢真正的支拄,是我成就大事的最重要的一環,怎麼會有人來舉報他?舉報人沒有長腦子不成?
我正色道:“凡事皆要證據,若因無源之風而疑忌大臣,豈不令人寒心,你便是因這些沒有來由的舉報來見朕麼?”
李嚴坐正了身子,說道:“陛下,御史臺為天子耳目。糾舉百官,推鞠刑獄,丞相為百官之首,職責雖重,亦為御史臺監察範圍之內。孔明雖為陛下之師,但陛下乃季漢之天子,安可以私情而廢公義,重丞相而輕御史,如此。則陛下設御史臺何用?”
聽李嚴指責,我只得說道:“朕方言重了,朕只是有些吃驚。絕沒有輕視御史臺的意思。但你單獨來見朕,不會只是因一些風聞之事吧。”
李嚴從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