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能從穿戴的衣甲上分辨一二。不過這也不要緊,就算竇建德還活著,也再無翻盤的機會。
李二正琢磨著大軍回晉陽休整幾日,全軍就要向河北挺進,盡收其地,則李唐王霸之業成亦!
這時,有一哨探飛馬來報:“啟稟大都督,馬邑謝賊盡起大軍,已朝我軍奔來,據此已不過五里地了。”
唐軍諸將大驚!
李二忙問道:“來襲的謝賊所部有多少人馬?打的什麼旗號?為何不早早報來!”
哨探:“馬邑賊軍不下五六萬人馬,為首的騎兵打的是“宋”字的旗號。他們沿途奔襲而來,見人就抓,封鎖了一切訊息,故而來遲。”
段志宏聞言,吃驚說道:“謝賊所部一共才兩萬多人馬,而且還要與突厥人對峙,他哪來的五、六萬大軍,莫非……莫非是突厥人和他一起來襲?”
他這麼一說,倒也還合情合理,只是這更加深了唐軍諸將的恐懼,因為突厥鐵騎一向往來如風,在平原上和他們對上了,那是凶多吉少!
李二沉思片刻,下令說:“傳令下去,把俘獲的夏賊士兵都推到前面去擋路,再把繳獲的金銀錢糧都散落一地,全軍向南退去。”
眾將大驚,沒想到李世民如此乾脆,竟然把繳獲的所有戰利品都拱手讓人。
侯君集問道:“大都督連晉陽城也要放棄了?”
李二簡單明瞭的回答說:“謝賊所部蓄謀已久,謀定而後動,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雷霆一擊。反觀我部現已是人困馬乏,安有再戰之力。聽我號令,全軍速速向南退去。”
不得不佩服李世民是個用兵高手,翻看隋末唐初歷史,只有李靖的戰績可以和他一爭高下,其他諸將,盡不是他對手。
李二的想法很正確,但是八萬多俘虜哪能說推上前就推上前的,五里地距離,騎兵轉瞬即至。
大地一陣轟鳴,五千多精銳馬邑虎騎,潮水一般的湧向唐軍,勢要把唐軍沖垮、擊潰。
李二眼尖,一看望去,就瞧見為首那將不是宋金剛是誰,在他旁邊的還有尉遲恭!這兩人在前段時間的晉陽攻防戰中,多次讓唐軍損失慘重,與唐軍結下了血海深仇。於是呼,李世民急忙調遣早已疲憊不堪的玄甲鐵騎迎了上去。
雙方騎兵剛一接觸,大片大片的騎士被互相撞下馬去,繼而被後來者踩成一堆肉泥,化作了大地的養料。
玄甲鐵騎本就不多,開戰之初也只有千餘騎,經過和夏軍的一場血戰,只剩五百騎不到,且疲憊不堪,提不起馬速,他們又怎是五千多馬邑虎騎的對手,片刻間就被身披紅色披風的馬邑虎騎消滅殆盡。
虎騎毫不停留,繼續衝向唐軍步卒。
唐軍也是精銳之軍,雖已疲憊不堪,但上上下下還能聽令結陣,以拒敵騎。
宋金剛本是大將之才,這段時間又跟李靖等人學會了不少本領,他見唐軍步卒還有一戰之力,便下令虎騎圍著唐軍轉圈圈,意圖很明顯,是為等待後續馬邑步卒的到來,然後再發起總攻。
李世民是何等精明的人,知道眼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容不得半點猶豫。他對身旁大將段志宏說道:“段將軍,賊騎是在等身後大部隊到來,好一舉消滅我軍,眼下只有一法,可解我軍燃眉之急。”
段志宏:“大都督請吩咐吧,末將就是粉身碎骨,也要護得大都督安危。”
李二眼睛裡泛著淚水說:“我與你五萬兵馬在此拖住敵軍,好讓其他將士得以南返。”
段志宏:“大都督放心,末將就是戰至一兵一卒,也會拖住敵軍,段某的家眷就拜託大都督照料了。”
李二滿是感懷的回答道:“你之妻女,吾養之。”
段志宏當即一拜,領著五萬疲憊之師,主動向馬邑虎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