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完畢。就這麼簡單。”

“養壺分內養與外養,其實就是一個道理……泡茶。泡茶首先先熱壺,用開水將壺倒滿並蓋上壺蓋15秒後將壺水倒掉,先淋壺身一下在注入壺內,避免壺爆裂,尤其是朱泥,然後放入茶葉,開始泡茶。”

“茶葉放入後倒水,水一直倒到漫過壺口並稍微淋過壺身,蓋上壺蓋,茶葉浸泡時間長短那就視個人泡茶習慣,然後倒出茶水,用溼毛巾,一定要用棉質開始擦拭茶壺,如此泡茶反覆既可。”

“當茶泡完後,將茶葉清出在用開水沖洗壺內多衝幾遍既可,蓋上壺蓋,再用溼毛巾擦拭茶壺,擦拭完畢後在用手撫模把玩。把玩完畢將壺蓋開啟放置於通風處晾乾既可。泡養完畢。”

許四海美美的喝了口茶,繼續道:“關鍵是內養,這裡所說的就是壺內的茶山,在臺灣玩壺圈子裡,茶山是不刷洗的,也就是泡完茶後開水衝一下清乾淨既可,壺內茶山積越多越好,泡出的茶味越棒,這個我也同意,也是個快速出包漿的秘方。”

“我的習慣是不定期的把壺身用牙膏牙刷刷洗清潔,讓壺自然的韻味和老味顯現出來,很多人壺養的很潤亮,但一看就是新壺,沒老味,只要每刷一遍重新養,那壺的老味就自然而出,他拿起一把壺在光下盤玩道:“潤亮不是賊光,賊光是指以前用茶水養壺身,讓茶垢幹後堆積養出產生如鏡面般的光亮,不是真正的油潤光。”

吳天緣看著馬騰飛一臉認真的紀錄著,感嘆隔行如隔山,每一個圈子都有自己的秘籍,別看馬騰飛是身家幾百億大土豪,遇見高人還是要虛心討教,這就是學問。

“許哥,你說紫砂壺除了大師工藝外,就是泥料最重要了吧?”

吳天緣趁著機會多問點線索,下一步好去宜興尋礦,只要能找到上等泥料礦,紫砂壺才有殺手鐧。(未完待續。)

第337章 泥也是寶貝

“不錯,紫砂壺和瓷器不一樣,講究釉色和溫度。它很簡單,沒有釉,溫度也相對固定,全靠手工藝和泥料分高低。”

“所謂的紫砂泥料其實是紫泥、硃砂泥、本山綠泥等三種,而以紫泥為主。三種泥料皆可單獨成陶,又能互相摻合配製成不同色調!”

“由礦裡採掘而來的泥料,外觀類似岩石,不能用水直接膨潤,經陳腐後能風化成細碎的顆粒。傳統的加工方法是用石磨碾碎過篩,加水拌和後經人工翻覆捶鍊直至達到理想的可塑性製成成品泥!現在是採用拋球式雷蒙粉碎機粉碎,過篩後加水拌和經真空練泥機制成成品泥!”

許四海拿起一把壺道:“你看這個壺,標準的趙山莊紅泥,從宜興市丁山趙莊山石黃嫩泥礦中精選出來的嫩泥原料,內含二氧化矽、石英等多種特殊天然礦物成份。朱泥絕對算上乘好泥,趙莊老朱泥,系由趙莊山嫩泥礦的底層“黃石黃“中之精華挑揀提練而成;外觀呈咖啡黑色,有飽經滄桑之質感,色調硃紅而不妖豔,使用日久益現沉蘊古老氣息,故以產地之名命之,為瀕臨絕滅珍貴之名泥。”

吳天緣拿起壺,趕緊交流一下,用心記住線索和感覺,這都是寶貝!

“泥料要經過好幾道工序,首先是曬泥,把開採出來的紫砂泥礦,露天曝曬,任憑日曬風吹雨淋,因剛開採出來的紫砂泥礦,其硬無比,性質剛烈,須露天曝曬,任憑日曬風吹雨淋自然風化瓦解,風化時間越久越好。”

“然後是陳腐,開採後的紫砂泥礦,經曬泥、篩選、輾碎、收集泥粉、過篩、和水攪拌、真空成條、把紫砂泥礦煉製成熟泥後,放置在陰溼的地方,需保持一定溫度和溼度,溼泥經過陳腐,成為腐泥。讓水份均勻分佈,使泥料腐化,有機物質分解產生膠質,這種方法就是養土。”

“養土的好處,可提高可塑性,減少在成型過程和生壞陰乾時的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