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六道輪迴自感召(第1/2頁)
章節報錯
眾生世間各遭遇,
善惡果報自感召。
箇中道理人難識,
唯有聖賢能悟道。
慈悲入世教眾生,
導邪歸正覺光照。
海塵弘願入穢土,
賢劫成佛演道妙。
世間人民常在天地中間,天、人、餓鬼、畜生、地獄五道生死流轉,其善惡因果報應不爽,是明確又真實的事。
行善作惡各有報應相隨,禍受之於惡,福受之於善,是禍是福,均由其本人自己來承當,他人無可替代。
善人行善事,今世樂施好善,來生得入富貴和喜樂人家;今世勤修福慧,來生得入賢達人家;
惡人作惡事,今世使人痛苦,來生將入窮苦人家;今世痴愚,來生還入痴愚人家。
這其中的道理有誰能知?唯獨只有了知十法界狀態,和宇宙人生真相的覺悟者,佛陀能知能曉。
佛陀教導大眾的方法,所開示的真實之理,信受不移,而依此老實真乾的人極少極少。所以世間生死輪迴永不停止,墮於三惡道之路的眾生,不能斷絕。
像這樣的世間凡夫俗子,難以全部都度脫完畢,所以才有三惡道無量苦惱。讓這樣的凡夫俗子輾轉於其中,生生世世,曠劫而不能得出,解脫生死的希望無從感受,痛苦難以言說。
像這樣的五惡、五痛、五燒,猶如大火焚燒人身心,輾轉相生,因果輪迴,有人敢於犯下這五類惡業,必當遭到惡果所報。
有可能個人今世就得現報,先被病惡禍及,痛苦不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讓大眾都得見,這惡行惡報的下場。
或者他在壽終之後,墮入三惡趣中,憂愁痛苦,酷刑荼毒,自己造業的毒火,炙灼自身;
並與他在生之世,結的冤家對頭,共處一地,互相傷害殘殺。從很小的摩擦開始,愈演愈烈,最終釀成重災大禍。
上述兩種惡報,都是由於在生之時,貪得無厭,積斂錢財,無羞無恥,沉溺色情,不肯以財物佈施窮人。
只求自己快樂和慾望得到滿足,不管所行之事的是非對錯。由痴欲貪婪之心所迫使,損人利己,不擇手段與人爭利。
爭得的富貴榮華,只是一時的快意,不願忍辱修習,不能修善積德,威風權勢沒有幾天,不能長久,隨即便磨滅殆盡。天理昭然,自會觀察審視到他的所作所為。
當他自感罪行敗露,驚惶失措,並將孤獨地墮入惡道之中。因為不瞭解因果報應的法則,來世嚐盡無量的痛苦和折磨,真是叫人深感痛心啊,真的讓人憐憫!
上述的種種眾生的痛苦和煩惱,就是無佛住世的世界真實的寫照。因為無明輪迴眾生的先人,大多也缺乏善知識的教導。
不明白宇宙一的法則和諸法實相。導致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傳承錯誤的思維觀念和作為,這不能責怪他們!
佛菩薩深知這個事實,因此無盡慈悲發願,重點前往這些苦痛之地教化眾生,幫助他們增長智慧,棄惡揚善,導邪歸正。從而增長功德和福報,獲得幸福美好的存在體驗。
而在這當中有一個世界,就是諸位菩薩正在查詢的,本次藍海星靈媧所處的世界。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凡聖同居土,名為娑婆世界。在極樂世界東方,距離極樂世界有十萬億俱胝那由他。
娑婆共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造業深重,必須忍受種種煩惱苦難,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譯為忍土,被稱為五濁世間。
這裡眾生習氣惡劣,貪圖名利財色,貪嗔痴慢疑習氣深重,好爭鬥,容易產生各種罪業,眾生的生存體驗痛苦和煩惱,為了生存,只能忍受;
另一層意思,指釋迦牟尼等佛菩薩眾,很能忍受勞累,能忍辱,能持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