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文小海家的“桂香小院”農家樂開業了。開業的第一天,就迎來了幾撥遊客。文小海熱情地接待客人,為他們介紹自家的桂花樹以及村子裡的美景和故事。遊客們品嚐著文小海親手做的農家菜,都對這個懂事的孩子讚不絕口。

隨著時間的推移,“桂香小院”的生意越來越好。文小海也變得更加開朗自信。他用自己賺來的錢改善了家裡的生活條件,給爺爺買了新的保暖衣物和營養品。

但是,好景不長。村莊裡的農家樂逐漸增多,競爭變得激烈起來。文小海家由於地理位置相對較偏,遊客數量開始減少。文小海看著日益冷清的院子,心中充滿了焦慮。

薛翠芳看出了他的擔憂,她鼓勵文小海說:“小海,我們不能放棄。我們可以想出一些新的點子來吸引遊客。”

文小海開始思考對策。他想到自己在農業知識實踐活動中學到的知識,決定在院子裡開闢一個小型的有機蔬菜園,讓遊客可以親自體驗採摘蔬菜的樂趣。同時,他還打算推出一些以桂花為主題的特色產品,如桂花糕、桂花酒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說幹就幹,文小海在爺爺的幫助下,開始動手打造有機蔬菜園。他精心挑選蔬菜種子,按照學到的種植技術進行播種、施肥、澆水。在製作桂花糕和桂花酒方面,他向村裡的老人請教,經過多次嘗試,終於做出了美味的桂花糕和香醇的桂花酒。

這些新的舉措再次吸引了遊客的目光。遊客們被新鮮的體驗和獨特的美食所吸引,“桂香小院”的生意又逐漸好了起來。

文小海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意識到,要想在競爭中長久立足,還需要不斷學習和創新。他利用空閒時間參加村裡組織的旅遊經營管理培訓課程,學習如何更好地營銷自己的農家樂,如何提升顧客的滿意度。

在學校裡,文小海的成績也越來越好。他的努力得到了老師們的認可,老師們經常在課堂上表揚他的進步。文小海還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他不再是那個躲在角落裡的孩子。

一次,村裡組織了一場關於鄉村發展的演講比賽,文小海決定參加。他站在演講臺上,講述了自己的成長經歷,講述了家庭從困境到逐漸改善的過程,講述了村莊裡的人們對他的幫助。他的演講真誠而感人,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

文小海的成功激勵了村裡的其他孩子。他們看到了他從一個自卑內向、家庭貧困的孩子,變成一個自信、有能力改變家庭命運的榜樣。

隨著文小海的成長,他開始思考如何為村莊做出更多的貢獻。他發現村莊裡的農產品雖然品質優良,但在銷售渠道上還比較單一。於是,他和村裡的幾個年輕人一起商量,決定開拓網路銷售渠道。

他們學習了電商知識,在各大電商平臺上開設了村莊的農產品店鋪。文小海負責拍攝農產品圖片和撰寫產品介紹,他用自己的文字生動地描述出農產品的新鮮、綠色、健康。

在網路銷售的初期,也遇到了不少問題。比如物流配送不及時,導致一些農產品在途中受損;顧客對產品的信任度不高,訂單量比較少。

但是,文小海和夥伴們並沒有氣餒。他們積極與物流公司溝通,尋找更可靠的合作伙伴。為了提高顧客的信任度,他們推出了一些促銷活動,如先品嚐後付款、提供詳細的產品種植過程等。

漸漸地,網路店鋪的生意有了起色。村莊的農產品透過網路銷售到了更遠的地方,村民們的收入也有了進一步的增加。

文小海的爺爺看到孫子的成長和家庭的變化,心中滿是欣慰。他常常對文小海說:“小海啊,多虧了村裡這麼多好人的幫助,你才能有今天。你一定要懂得感恩,多為村裡做些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