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秸稈製作有機肥料,減少化肥的使用;建立小型的生態養殖系統,動物糞便可以作為有機肥料回田,實現資源的迴圈利用。此外,她還在山區開展了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活動,提高村民和遊客的環保意識。

隨著時間的推移,山區鄉村文化產業和綠色農業在衛雨氳的推動下逐漸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各個山區的文化特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農戶的收入顯著增加,鄉村環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在這個過程中,衛雨氳也沒有忘記鄉村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設。除了物質文化遺產如傳統手工藝、古老建築等,精神文化遺產同樣重要。她認為鄉村的傳統價值觀、鄰里互助的美德、農耕文化中的勤勞質樸都需要傳承和弘揚。

她在山區鄉村開展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建設活動。組織村民重新整理和編寫村規民約,將傳統的道德規範和現代社會的要求相結合,規範村民的行為。在村裡設立道德講堂,邀請村裡的長輩講述過去的故事,傳播傳統的價值觀。同時,她還鼓勵村民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如鄉村運動會、文藝晚會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業餘生活,也增強了村民之間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在一個山區村莊裡,重新編寫村規民約的過程成為了全體村民共同參與的大事。大家圍坐在一起,討論哪些傳統的道德觀念應該保留,哪些現代社會的新要求需要加入。村規民約最終確定後,被張貼在村子的顯眼位置,成為了村民們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道德講堂上,村裡的老人們講述著以前艱苦的農耕歲月,以及村民們如何互幫互助、共克難關,年輕的村民們深受感動,對鄉村的傳統價值觀有了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