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遊業方面,村莊發現遊客們越來越傾向於深度體驗,單純的觀光遊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衛雨氳和村裡的旅遊發展小組經過商討後,決定對旅遊專案進行深度挖掘和創新。

他們規劃出了一條“農耕生活體驗之旅”的線路。遊客們不再只是看看農田風光,而是可以親自參與到農耕的各個環節。從翻地、播種開始,到田間管理,最後到收穫農產品,遊客們能真正體驗到農民勞作的全過程。村莊為每個參與體驗的遊客配備了一位當地的“農耕導師”,導師們都是有著豐富農耕經驗的村民,他們會耐心地指導遊客進行每一步操作。

為了讓遊客更好地瞭解村莊傳統農耕文化,在體驗的過程中還加入了文化講解環節。導師會講述當地農作物的歷史淵源、傳統農耕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神話故事和民俗禁忌。例如,在播種的過程中,導師會介紹這種作物為什麼選在這個季節播種,在古老的傳說裡,這個季節與農作物之間有著怎樣神秘的聯絡。

除了農耕體驗之旅,村莊還推出了“傳統手工藝研學遊”。遊客們可以在手工藝品工坊裡,跟隨手工藝師傅們學習製作各種手工藝品,從最基本的原材料準備到最後的成品完成,遊客們可以深入瞭解每一個步驟背後的文化內涵。工坊還為遊客提供了創新平臺,鼓勵遊客將自己的創意融入到手工藝品製作中,製作出獨一無二的紀念品。

隨著這些新旅遊專案的推出,村莊的旅遊業再次迎來了新的高峰。遊客們對這種深度體驗式的旅遊方式讚不絕口,他們在村莊停留的時間也變得更長,帶動了村莊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繁榮發展。

但是,在旅遊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有些農家樂因為遊客增多,服務人員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在接待遊客時出現了服務不周到的情況。有的導遊對村莊的文化和旅遊專案瞭解不夠深入,無法為遊客提供詳細準確的講解。

衛雨氳意識到服務質量是旅遊業的生命線,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這個問題,將會影響村莊旅遊業的長遠發展。她組織了一系列的服務質量提升培訓活動。

針對農家樂的服務人員,邀請專業的酒店服務培訓師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基本禮儀規範,如微笑服務、禮貌用語的使用;服務流程標準化,從遊客入住登記、客房服務到餐飲服務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詳細講解;還增加了應對特殊情況的能力培訓,比如遊客突發疾病、對食物過敏等情況的應急處理。

對於導遊們,開展了更加深入的村莊文化和旅遊知識培訓。培訓方式多樣,既邀請村裡的文化專家進行講座,讓導遊們深入瞭解村莊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又組織實地考察活動,讓導遊們親身體驗每一個旅遊專案,以便能夠準確生動地向遊客講解。同時,還建立了導遊考核制度,定期對導遊的業務知識和服務質量進行考核,確保導遊隊伍的整體素質。

在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的同時,衛雨氳還關注到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完善。雖然之前在交通、住宿等方面做了不少改進,但隨著遊客數量的持續增加,仍然存在一些瓶頸問題。

村莊的道路在旅遊旺季時會出現擁堵現象,儘管之前已經規劃了停車場和交通引導,但還是難以完全滿足需求。衛雨氳提議對村莊的道路進行拓寬改造。這個提議得到了村民們的支援,大家紛紛參與到道路改造工程中來。在拓寬道路的同時,還完善了道路的標識系統,讓遊客和車輛能夠更加清晰地找到目的地。

另外,村莊的汙水處理系統也面臨著壓力。隨著遊客增加,用水量增大,原有的汙水處理能力逐漸不足。衛雨氳找到相關部門尋求技術支援,引進了一套先進的汙水處理裝置,並對村莊的汙水管網進行了改造升級。新的汙水處理系統不僅提高了處理能力,而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