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在中受降城中召見了此次隨行的一眾文武。
“子儀,我已經上奏,以你為豐州九原郡太守。”
見郭子儀神色一怔,顯然想起了當年提到豐州乃朔方要衝時的情景,杜士儀完成了當初的設想,又衝著郭子儀其微微一頷首,便環視其他眾人道:“懷恩,即日起你鎮守東受降城,我已經請命,以你為勝州榆林郡太守。至於夏州宥州之地,夏州朔方郡,以閻寬為太守;宥州寧朔郡,以康庭蘭為太守;鹽州五原郡,以經略軍副將徐衝調任為太守……”
天子剛剛因為改元,而將天下諸州全都改成了郡,將刺史改成了太守,杜士儀當然要趁著這個時機,在朔方腹地最緊要的地方,悉數安插上自己人。如果說這樣的人事任命,原本並不那麼容易在李林甫那裡得到透過,那麼,在他上書言說突厥請降的事實之後,他有足夠的把握能夠讓李隆基答應下來。
除此之外,一批武將調任要地為太守,而另一批則補上了先鋒使兵馬使以及偏裨別將之位,武將無論在場的還是不在場的,全都為之興奮非常。
這時候,杜士儀方才環視一眾幕府文官,沉聲說道:“武將上陣殺敵,守禦邊疆,各有任用,而若無各位才俊輔佐,也不會有朔方如今的欣欣向榮。若非漢蕃雜處,太守需老成持重,統兵安民,我本當文武兼用,可豐、勝、夏、宥、鹽諸州全都非同小可,故而我不得不如此措置。但文官人等,我也會一一奏請升賞,就看陛下能夠準我多少!”
片刻的沉寂過後,屋子裡一時傳來了此起彼伏的歡呼之聲,先是武將,緊跟著,就連文官們也跟著高興地嚷嚷了起來。當此之際,每一個人都沉浸在無比的喜悅和憧憬之中。
第956章 梨園見天子
靈州靈武郡到長安,總共一千多里路,朔方節度判官張興日夜兼程,只用了短短四天便抵達了那座天下第一雄城之下。
杜士儀的論功行賞都還只是奏請,是否真能到實處,卻得看長安朝中的反應。而突厥之事,杜士儀固然親自提筆寫的奏疏,可單單送到長安也難以預料結果如何,故而張興今次走的這一趟意義非同小可。儘管疲憊欲死風塵僕僕,可他回到妻子的孃家宇文宅中重新換了一套行頭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大明宮。果然,尋常官員要進一趟宮難上加難,可他報名之後,再加上事關突厥緊急軍情,很快就有人引他進宮。
政事堂中,左相牛仙客和右相李林甫各主門下中書的局面,已經持續了整整六年。李林甫輕而易舉追上了源乾曜這樣的前輩,即將逼近大唐歷任宰相少有人能突破的十年執政大關。歲月在李林甫的臉上留下了清晰的痕跡,可因為多年獨掌大權,儘管他待人接物越發溫文和煦,可卻少有人敢在他面前放鬆警惕。張興早就從杜士儀那聽說,就在數月之前,李林甫還剛剛算計了盧絢和嚴挺之兩位高官,故而此刻更是打疊起了十二分小心。
當年求一郎官尚不可得,如今卻在相位十年,起居八座,一呼百諾,李林甫如今無論言行舉止,都帶出了一股彷彿是與生俱來的氣勢和派頭。他笑吟吟地張興閒話了幾句家常,等到對方說出此行來意,他面上欣喜萬分,一顆心卻不由自主地沉了下去。
杜士儀竟是真的能夠讓內亂不休的突厥兩邊人馬暫時息兵,而且說動了他們降附!
牛仙客在相位的年頭,也已經超過了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這些聲名卓著的前輩。他很少和李林甫相爭,但聽得張興稟報了突厥降附之事,他仍然高興地笑道:“聖人之前還在說,突厥內亂不休,幾年間所謂可汗也不知道死了多少,遣使招撫,他們卻當成了耳旁風,如今既是雙雙請降,陛下定然會高興十分!不愧是朔方杜君禮,這些年朔方財賦雖不能說自給自足,可較之其他各邊鎮卻是儉省太多了,教化之功亦是人人稱道!”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