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異。這真是個大膽的計劃!
胡守亮聞之,說:“只怕朝廷會干預。”
吳三桂搖搖頭說:“康熙年輕,又忙於與鰲拜周旋,根本顧不上我吳三桂。再說,栽官之舉,非一日可成,而是慢慢滲透。若不是細心之人,難以察覺。等到察覺之時,栽官之舉已成,積重難返矣!”
眾人不得不為之嘆服。
從此,吳三桂不僅在自己控制的雲貴地區,收招人才,樹立黨羽,籠絡舊部,倚為心腹,將知縣以上的官吏全部收為己用,而且大量地向全國選派官員,時人稱之為西官,且以“西選之官滿天下”來形容吳三桂的栽官之多。
二、吳三桂斂稅養兵
滅明之後,吳三桂依然擁有重兵。
在吳三桂看來,軍隊就是他的膽量與氣魄。所以,他以邊疆未靖為藉口繼續擁有重兵,並以此向朝廷要挾軍需。
然而,由於吳三桂擁兵過多,即使是天下之財,半耗於三藩,三藩之資,半耗於三桂,吳三桂依然常常捉襟見肘。
當時,三藩各擁有重兵,耿精忠、尚可喜二人各有兵力十五佐領及綠旗兵各六七千。而吳三桂上報朝廷的為擁有五十三佐領和綠旗兵一萬二千,已經超過耿、尚二人兵力的總和。然而事實上,吳三桂擁有的兵力還不止這些。吳三桂所統之兵分為三部分:一為嫡系部隊一萬人,多為精銳力量,且由兒子吳應麒及其他心腹統領;一為綠旗兵四萬八千人;一為招撫過來的降兵一萬二千人,總共七萬有餘。
吳三桂向來只會領兵打仗,不知錢如何來如何去的。現在得知錢物吃緊,心裡雖急,卻是沒有主意。他知其他將領也必是隻會打仗,不知理財,沒法與他們商量,所以心裡越發苦惱。
陳圓圓見吳三桂愁眉苦臉,便問他何事?
吳三桂說是錢物吃緊。
陳圓圓一怔,心想:怎麼會錢物吃緊呢?便說:“朝廷俸餉已逾千萬兩,還不計其他收入,怎麼吃緊呢?”
吳三桂嘆道:“不用說愛妾不相信,天下誰人會相信,平西王府會缺錢花?俗話說,大家有大家的難處,小家有小家的難處。我們缺錢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陳圓圓問:“該不會有漏洞吧?”
吳三桂笑道:“漏洞總是會有的!除非管錢的不是人,或者人臉上沒長嘴!不過,我吳家的錢財,歷來都是三強管著,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漏洞。”
陳圓圓問:“那你怎麼不叫三強想想辦法?”
吳三桂恍然大悟說:“是呀!我怎麼把他給忘記了?他陳三強行軍打仗不行,賺錢玩錢卻是有一套的,怎麼不向他請教呢?”
陳三強被請來了。
吳三桂問:“三強,你那日說錢物吃緊,現在可有何辦法?”
陳三強說:“辦法是有,可我不敢說。”
吳三桂問:“為何不敢說?”
陳三強說:“怕公子責怪我唄!”
吳三桂說:“我恕你無罪,你說吧!”
陳三強說:“我們做管家的有句行話是:死錢用一分少三分,活錢用三分少一分!”
吳三桂說:“什麼是死錢?”
陳三強說:“當然是躺在銀庫裡未動的錢!”
吳三桂說:“什麼是活錢呢?”
陳三強說:“當然是來源不斷的錢!”
吳三桂問:“什麼會來源不斷呢?”
陳三強說:“利稅!俗話說,一人用數人之錢,窮也會富;數人用一人之錢,富也會窮。這也是做官者能富為民者會窮之原因。做官者必有眾人供俸,何愁不富?為民者必受眾官的盤剝,豈能不窮?”
吳三桂笑道:“想不到你行軍打仗不行,做這事倒挺有一套!”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