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相剋相濟(第2/3頁)
章節報錯
未料想這童子有無視禁制的能力,一時間有些無可奈何。
心知知其所言真實,便任其繼續道:“我本可獨自去尋,奈何此世念稠不及,恰見你念稠尚佳,方才拉你入夥,今我時間有限,若你我聯手,到時我則將一切盡數告知於你,若是不肯,那我只得自顧去了”。
古今心知這童子所言有理,自己此時雖能敵他,卻因其有破空之能,故而也難以擒拿,可若是任其胡作非為,那對此秘境而言只有害無益,不如自己將計就計,跟隨其身邊,以作牽制,倒也不至於其大肆破壞,且其既能在秘境中來去自如,則說明必有趨利避害的本事。
古今可不認為這童子如表面修為一般簡單,天眼雖認定其念道修為僅二階,但卻處處盡顯不俗。
但其既然能好言相勸,卻也說明自己有其看重之物,此刻古今自己能想到的,便是那不知名的赤袋了。
如是想好,古今先是故作糾結,踟躇半晌後終是點了點頭,答應下來。
童子見古今點頭同意,方才有恃無恐自封印洞口探頭探腦踽出,而後試探般的詢問道:“你如此爽快,可是真心與我聯手?不會是緩兵之計罷?”。
古今整理心思,而後一拋大義凜然之態道:“實話告你,方才我一則是怕你將本屬於我的秘寶搶了去,二則是怕你將秘境毀壞,到時此罪責便會盡落我首,故而勢要擒獲於你,而如今見你威能,方才明悟,你我來此地皆不過尋寶目的,既然你有避害之法,我有你所需的手段,那何不二人聯手,共贏豈不美哉,只是我有三條不情之請還請仁兄答應”。
童子見古今言說的有理有據,不禁朗聲大笑道:“誠然,你若早如此不便好了,害你我在此浪費口舌,你有何條件儘管提,若我能做到,必定不出其右”。
見其如此爽快,古今方才提到:“聽聞仁兄來此乃是為獲一些訊息,故而我方才想到此三條,實則也非難事,一則不毀壞此境中任何佈局,二則不帶走任何物件,三則事成之後與我共同覲見國上層,如何?”。
聽聞古今的要求如此簡單,不待其言畢,童子當即擺手打斷道:“定然,定然!”。
而後便不言語,似是急火攻心一般,招手示意古今尾隨其後。
兩人便再不廢話,那童子手撫古今後背,只一躍,便朝頭頂一道有封印的洞口而去。
古今並未感覺有任何阻攔便已然身處其內。
乍入其內,便頓覺一陣寒風似利箭一般撲面而來,反觀那童子卻並未言語,只是有如深愁似海般皺眉成簇。
古今不便多言,只與其並肩朝前而行,隨時提防周遭突如其來的危險。
兩人前行未出多遠,那童子忽然轉頭問道:“你為何要尋那物?”。
“那物?所指何物?”,古今一頭霧水,並不知曉童子所提之物是何。
童子停駐腳步,打量古今半晌,見其確不知內情,便才對古今有所透露。
原是此秘境之中,之所以有些洞口有封印,乃是因為但凡有封印的洞口,行至尾端,便是殊途同歸,將到達同一位置。
其中有一座石碑,那石碑方是此中至秘,如若有所獲得,便是真個超然的大造化。
而他的目的雖也是那石碑,卻並非尋求其中造化,乃是想自那碑中確認一些訊息而已。
古今聽聞此處方才腦中似擂鼓般矍鑠,而後兩人侃侃而談,那童子見與古今投機,方才逐漸放下些防備。
其名叫無名,之所以叫這名只因自己忘卻了名號和自己的身份,此行便是為探尋過去而來……
兩人繼續往前走去,穿行於曲折蜿蜒洞徑,約莫過去半個時辰,眼中終於豁然開朗,乃是一間堂廳。
佈置極為簡樸,放眼空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