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名望。
葵花皇后實力不會遜於傳說分毫,但她,永遠不可能成為傳說。
楚翔,不得不成為傳說,不得不在依韻之前,成為傳說。
上古十大神兵,並列在華麗的石桌之上,盒蓋已經開啟,神兵們各自散發著濛濛寒光。
從左到右依次為:
第一、聖道之劍——軒轅。軒轅劍是由眾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
第二、仁道之劍——湛盧。劍身寬大,湛然如墨,骨鍛其脊,血淬其鋒,成絕世劍。
第三、帝道之劍——赤霄。漢高帝斬蛇劍,劍上有七採珠、九華欲以為飾,刃上常若霜雪,光采射人。劍身鐫刻兩個篆字:赤霄。
第四、威道之劍——泰阿。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傳聞,泰阿乃是由春秋時劍師歐冶子、干將鑿茨山,洩其溪,取鐵英,聯手所鑄。
第五、誠信高潔之劍——七星龍淵。七星龍淵,卻同樣是有干將、歐冶子聯手鑄造。實際上,當年二人聯手鑿山、洩溪、取鐵後,歷經兩年之久,總共造了三把神兵:第一把叫做“龍淵”,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
這些寶劍彎轉起來,圍在腰間,簡直似腰帶一般,若乎一鬆,劍身即彈開,筆挺筆直。若向上空拋一方手帕,從寶劍鋒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為二。斬銅剁鐵,就似削泥去土,端是了得。
古語有云:欲知龍淵,觀其狀,如登高山,臨深淵;欲知泰阿,觀其釽,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布,釽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
然現今龍淵泰阿猶在,工布卻是不知流失到了何方。
第六第七、摯情之劍——干將、莫邪。世人皆道干將、莫邪夫婦為鑄劍而以身噬劍,誦其男女不渝之情,又怎知,事情根本非是如此。
干將莫邪,原本就只是一個傳說,而追究正統的傳說源頭,也非是歌頌什麼男女之情。
古代傳說中造劍的名匠:干將,春秋時吳國人,曾為吳王造劍。後與其妻莫邪奉命為楚王鑄成寶劍兩把,一曰干將,一曰莫邪(也作鏌鋣)。干將將雌劍獻與楚王,雄劍傳給其子,被楚王所殺。其子眉間尺長成,終於為父報仇。
情劍干將、莫邪,原本頌讚的就是父子孺慕之情,凡者不畏強權之情。男女之情固然有許多可歌可泣之處,原本也是天下最為珍貴的感情之一,但若事事都要附會,認為那就是唯一,卻是有些過了。
第八、勇絕之劍——魚腸。夫純鉤魚腸之始下型,擊之不能斷,刺之不能入。夫專諸之刺王僚,彗星襲月。一寸短,一寸險,細短柔軟,可入魚腹的魚腸,本就勇絕。
第九、尊貴無雙之劍——純鈞。此劍乃是天人共鑄的不二之作。為鑄這把劍,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錫,萬載若耶江江水乾涸而出銅。鑄劍之時,雷公打鐵,雨娘淋水,蛟龍捧爐,天帝裝炭。鑄劍大師歐冶子承天之命嘔心瀝血與眾神鑄磨十載此劍方成。劍成之後,眾神歸天,赤堇山閉合如初,若耶江波濤再起,歐冶子也力盡神竭而亡,這把劍已成絕唱。
第十、精緻優雅之劍——承影。味爽之交,日夕昏有之際,北面察之,淡炎焉若有物存,莫有其狀。其觸物也,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見。有形無影,是為承影。
十個盒子,唯有最後一道空空蕩蕩,尤為醒目,只見一截鑲嵌著寶石的華麗劍柄,原本劍身處卻是空空如也。然而依韻,卻將目光完全凝聚到了那空蕩蕩的劍盒之中。
眾人見狀,頗為無奈,依韻此舉,豈不明擺著告訴大家自己要定了那柄承影?承影雖然排名最末,但神異之處,卻還在排名之前幾把上面,況且先前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