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半夜了還跑啷個嘛,就在這裡睡就是噻,石巖那屋裡平時沒住人灰都多厚。這裡空調開著蚊香點著就是,十一點過十二點了。還開轉三江去……明朝這裡餓了飯也好整,你二嫂要起來煮飯的,或者你帶她到街上吃米粉嘛。”

忠旭馬上道:“到石巖新街那裡,那裡有兩家館子的米粉好吃。”

葉舒欲哭無淚。青舒深怕錯過了,小聲望母親:“我也要吃。”

老張便笑起來:“你伯伯大酒大席辦著你們轉來就為了吃米粉?明朝有的是好吃的,燒白夾砂粉蒸肉……九大碗呢。”

大半夜的說這些,這哪裡還睡得著。

沒說幾句,忠信兩口子和羅明鳳羅家幾個堂姊妹也上來了,談接親的事。

羅家那個頂活躍的堂弟一上來先笑:“格老子!明朝結婚這哈兒還跑出去喝酒!莫到了老丈人屋裡還談不出來話,轉來逮住嘿實捶!”

果見走在後面忠信還拿著手機在耳邊,臉色不好看,羅明先卻不許人家說她兒子的:“你啷個不攔著呢?我下午就談我沒得時間喊你給我看著,你整啷個去了嘛?不把人給我看住你還說!”

堂弟嬉皮笑臉道:“該你給我把尚方寶劍噻,不然我啷個留得住欸。”

另外一個嗑瓜子的堂弟也叫:“轉來我就沒看到人,還談上墳去了,哈哈兒就沒得人!”

這一群人烏泱泱很快把客廳站滿,羅明鳳已經挨著黎書慧忠旭中間坐下來了:“就怪你幾個,喊你望人你要打牌!”

那個堂弟朝老張夫婦叫:“姻伯你們看!看到沒有,兩姊妹是不是不講道理!是不是渾人!”

都是羅家的,一屋姊妹隨意開些玩笑,倒也無傷大雅的。

結婚成家,兩個家庭各抽出一個組成第三個家庭。禮成前,婆家娶媳婦,孃家嫁姑娘。

陳卓家在郊區靠另一個市的馬路後面,露天壩寬敞,大半夜依舊燈火通明,娶媳婦吃少午,嫁姑娘請早飯,一切還按老規矩來。

篷佈下面靠屋簷的案板擺滿了菜,雖然一個市,細枝末節又略有不同,陳家是漢族,但村組裡少數民族居多。染了這一部分規矩,門口和壩子邊都掛著許多花花綠綠看著漂亮又寓意喜慶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