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昭節是班氏親手撫養長大,與遊爍關係也不錯,她在夫家地位又高又穩固,遊皎娘交給她,班氏自然能夠放心。冒姑本來只是和卓昭節感慨感慨,卻沒想到卓昭節索性就把事情攬過來了,吃驚之餘就不敢輕易做決定,提醒道:&ldo;世子婦別忘記,這會在外人看來世子婦是有身孕的,夫人怎麼可能答應這事兒?&rdo;

卓昭節被她提醒才想起來,只不過既然定了這個法子,班氏現在也不是行將就木,變通一下倒沒什麼,就道:&ldo;這樣,你去告訴母親,皎娘先在外祖母跟前待著,過一年……嗯,我這兒方便了就接她來。這訊息先告訴外祖母,好叫她寬心。&rdo;

冒姑一想這倒是個辦法,既解了遊若珩和班氏為曾孫女的擔憂,又留了緩和的餘地,不至於讓卓昭節的假孕鬧出破綻來,便道:&ldo;好。只是既然不是立刻就要接皎娘子過來,明兒讓紀久去一趟也就是了。不然婢子這會是專門侍奉著世子婦的,今兒個為了表示對八娘子的重視才去了趟,再跑的話,怕是長公主殿下知道了會責罵婢子的。&rdo;

&ldo;也好。&rdo;卓昭節一笑,復嘆道,&ldo;父親這會怕是已經動身了,只是傷勢還沒全好,便是馬車也不能全速……這一路萬裡迢迢的,我真擔心!&rdo;冒姑安慰道:&ldo;君侯吉人自有天相,何況世子與蘇將軍都是極精明的人,便是有那起子小人作祟,也奈何不了君侯的‐‐不是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嗎?君侯這會受重傷,豈非是一次大難?&rdo;如今也只能往好處想了,畢竟萬裡迢迢,雍城侯此次回來,長安這邊誰都難以插上手

第一百九十三章:爭執

十月中的時候,寧搖碧接到雍城侯親筆信箋,說明近況。西域的情形其實和寧搖碧的推測差不多,雍城侯養傷之時,太子事先安排在西域的人手幾乎是捨生忘死的一次又一次刺殺。

這也不奇怪,唐緣死了,訊息又傳遞不回長安‐‐事實上,能傳回來,那些人也沒這個勇氣。誰都知道唐緣是太子和綠姬唯一的指望,結果他不但死在了西域,甚至還死得那麼慘烈那麼不體面。太子若知此事,會怎麼對付真定郡王不清楚,但他們這些下屬保護唐緣不力,又哪裡會有好日子過?為著他們的家眷,這些人也非殺了雍城侯不可!雖然殺了雍城侯也不足以讓他們活命,但至少可以為家眷求一求情。

只不過蘇史那和寧搖碧對於這次太子的安排早有準備,利用雍城侯乃是在前往月氏族的途中遇伏,月氏族極為惶恐,蘇史那從月氏族中調出好手,將雍城侯保護得八風不透。而正逢氣候炎熱,唐緣的屍體也已經火化了帶上,仲家子孫殺的殺、俘虜的俘虜,就西域來說是沒什麼可煩心的了‐‐如今隊伍正往長安趕,為難的就是回長安來怎麼交代了。本來長安這邊等著一場賢君感化叛臣的戲碼,結果現在年老體衰的叛臣在金殿上顫巍巍下跪感謝帝恩深厚的場景是不要指望了不說,甚至於連皇孫、欽封的郡王都不體面的死在了東夷山。

大涼朝廷的臉面何存?作為正使的雍城侯首當其衝要被問罪的……

卓昭節心中煩亂一片:&ldo;這要怎麼辦?&rdo;雖然如此,但她倒不是非常的驚惶,比起太子之前的圖謀,現在鹹平帝在、紀陽長公主在,已經很好了,有長公主,雍城侯再被懲罰,最多工部的位置被免去,料想爵位都不會奪的。畢竟鹹平帝就這麼個胞姐,為了兩位皇孫爭位之事,寧家大房那麼興旺的人丁就剩了個寧朗清。再把二房爵位奪走‐‐長公主不說話,聖人也不會忍心。至於說太子登基之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