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ldo;委屈倒是沒有,只是兩個伺候著父親的人為了一副赤金耳墜子爭吵了起來,又涉及到了其中一人的表妹‐‐那個表妹進府,據說之前還有許多人進進出出的,這些人出入我卻是什麼都不知道。&rdo;卓昭節抿了抿嘴,輕輕嘆道,&ldo;娘娘你說,這事情,我是不是隻能求祖母替我操這個心?&rdo;
淳于皇后嘖了一聲,道:&ldo;你是個孝順的好孩子,不過據本宮所知,無論二姐還是戡郎都是知理重規矩的,如今你是雍城侯府的世子婦,這些事情本就該歸你管,你只管放心大膽的去管就是了,事事要二姐替你操心,到底顯得小孩子氣了。&rdo;
卓昭節抿嘴笑道:&ldo;什麼都瞞不過娘娘,若只是為了一副耳墜子,便是涉及到了從前的大總管的些許事情,我也不敢就這麼去打擾了祖母的。&rdo;
她頓了頓,道,&ldo;卻另有事情……不瞞娘娘,今兒個娘娘不召我進宮,過上幾日,恐怕我也要進宮來討主意呢!到底……祈國公府那邊,總也是親戚……&rdo;
這就是真正說到正題了,淳于皇后眯起眼,微笑著道:&ldo;好孩子,你細細兒說,本宮一準給你出主意!&rdo;
第三十四章 太子妃的告訴
卓昭節在路上已經將蘇史那昨日的暗示梳理了一回,此刻略作思索,就輕聲饅語的說道:&ldo;九郎走前三日,曾被父親叫到正房那邊去,回來與我說了件事兒‐‐就是……就是大伯母打算讓四堂姐與夫婿和離,再擇高門子弟,可是四堂姐卻與夫婿恩愛得緊,不願意捨棄瞭如今的夫婿去嫁名門,是以,就不願意,大伯母因此惱了,趁她這回回來,索性把她人扣在了府裡,不許出去,另外打發了人,到那許家去迫了四堂姐夫寫放妻書……&rdo;
她說到這裡,淳于皇后已經微微皺眉,道:&ldo;歐氏怎的如此勢利?&rdo;
&ldo;咳,大伯母這麼做,四堂姐知道之後自然也是心裡很難過的,但大伯母現下里一意孤行,想來是如今聽不進去大伯父等人的勸說,四堂姐又孝順,怕祖母曉得之後再為她操心,思來想去,就求了父親。&rdo;卓昭節一副&ldo;寧瑞婉其實並非有心&rdo;的模樣,柔聲道,&ldo;娘娘也曉得,父親與大伯父其實是有些罅隙的,但父親向來就心軟,何況再有罅隙,這嫡親兄弟,嫡親侄女,總歸是一家子人,是以,父親聽了四堂姐之請,雖然覺得這樣會得罪了大伯父與大伯母,但也不忍見四堂姐與四堂姐夫這樣夫妻分離,就有幫四堂姐的意思。&rdo;
淳于皇后何等精明的人?卓昭節先說雍城侯的兩個妾出了事,再說寧瑞婉祈求雍城侯‐‐而這兩件事情的順序,卻正要反過來,立刻明白,雍城侯那兩個妾的事情,恐怕與寧瑞婉有關‐‐這麼一想,皇后豈會不明白,祈國公府有所動作了?
而且,這動作還是衝著雍城侯去的。
雍城侯與申驪歌的事情,皇后當然不會不知道,也不可能沒想到,祈國公府這一手,也算是對症用藥,從皇后的角度來看,那就是足夠的陰險毒辣!
皇后的目光冷了一下,隨即又恢復正常,微笑著道:&ldo;戡郎確實容易心軟,只是這件事情他就做的過了,怎麼說也是大房的事情,何況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他一個做叔父的夾在裡頭,到底也不是一回事,更不必說原本他就和祈國公有罅隙,再給寧瑞婉去說事情,恐怕兄弟之間,更添傷痕。&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