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錢了之後,關於慈善方面的工作,寧致遠一直都沒有停下。從剛開始黃金珠寶店每月定時的愛心捐款,到後來每個產業每個月都會拿出一部分慈善資金。
特別是成立了海神國際之後,還專門搞了一個慈善基金。每年都會拿出上億的資金在全球各地進行救濟與援助,在整個公益領域中,都有著相當好的口碑。
只不過,這些事情不是有接受捐款的慈善機構去安排具體的救濟和援助工作,就是有專門的手下去搞定相關的事情,做為幕後大老闆的寧致遠自己卻很少出面。
而這一次,因為新的替身還沒有培育好,老的替身則在《普羅米修斯》世界裡一邊開採氦…3,一邊旁觀年輕後的彼得維蘭德如何把自己的公司發展的更好。
至於主位面各個星球基地,以及異位面的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閒得蛋疼的寧致遠,這才把注意力放在了這一次的救濟計劃上。只是,依舊沒有出面。
不過,在看到全息螢幕上那一張張髒兮兮的小臉,還有那一雙雙透著渴望的清澈眼神。即便寧致遠經歷了那麼多,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鐵石心腸,也不由為之震撼。
只可惜,從《普羅米修斯》世界的維蘭德公司手上,得到的那個可以改善行星環境從而變得支援生命存在,完全自動化的環境改造和大氣處理技術,才剛剛在火星上使用。
以這種技術的效率,想把整個火星變成一顆能夠支援人類生存的行星,即便是以寧致遠充足的人力、財力還有物力。也一樣需要還很久的時間。
好在,佔據了印度尼西亞近四分之一國土的蘇門答臘島,目前大約有四千萬不到的人口。以島上的面積來算,人口密度並不高,大約只有每平方公里八十五人的樣子。
北蘇門答臘和西蘇門答臘的中央高地,以及集中有最大市區的巨港和棉蘭人口比較稠密之外,其它地區的人口都還比較稀疏。到也能安排一些人口。
於是,海神國際很快就在國內開了一個勞務輸出公司。而招募的勞動力要求只有一條,只要你屬於貧困戶就可以勞務輸出到蘇門答臘島換取一份工作。
而且,這一次的勞務輸出是按戶來計算。至於工作的內容則很簡單,就是種地當農民。
每一戶抵達蘇門答臘島的都會分一套房子,然後分上根據勞力的強弱分配不同面積的農田。然後種植星稻i號和星麥i號。每個月則會有一份不錯的薪水。
()
至於剛開始過去的時候,日常穿著、飲食以及基本的生活用品,甚至連雞、鴨等一些家禽、牲口都可以根據每家每戶的實際情況進行額外的申請。
而第一批的勞務輸出人口,除了在當地政府的配合下自願報名之外,海神國際事先還利用微型探測器,對圈定好的那些個貧困區域裡進行了深入調查。
所以,除了三分之一自願出去的貧困戶之外。還有三分之二都是海神國際透過當地政府的配合,直接將一批家庭條件最為貧困的都給打包直接帶走了。
而對於這一次的安排到是沒人再敢在裡面搞什麼事情,不管是縣裡、鎮上,還是村子裡,都是很積極的配合。當然,主要還是這件事情本來就沒什麼好處可撈。
可就算是這樣,也有一部份說好聽點的是故土難離的貧困戶,不願意享受有些人求還求不來的待遇。情願繼續留在自己的家鄉過那種連吃飽飯都成問題的生活。
對於這樣的貧困戶,寧致遠雖然也挺能理解那種不願意打破原本的生活,眷戀故鄉的心態,但心裡也確實有種恨其不爭的感覺。只是,卻並沒有因此而強求。
畢竟,這一次搞勞務輸出,真要說起來。海神國際也不光是為了做善事,同樣對自身的某些計劃很有好處。俗話說得好,強扭的瓜不甜,既然不願意算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