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人開戰,我們的軍費就足夠拖死自己,那麼我們的大量的學校開設就會受到極大影響,我們的科研專案經費也會十分緊張。”李天成斜靠在桌子邊沿上,一邊用手指敲打著桌面,一邊琢磨著說道。。。。
更多到,地址
第一百八十五章 薄弱的教育底子
第一百八十五章薄弱的教育底子
“如果英國和rì本傾盡全力與我們耗下去,就會在我們未發展起來之前,再次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裡。所以我的意思是保持原樣不變,韜光養晦才是我們應該做的,等到他rì時機成熟,該收回的地方都要一一收回的。”
“各位同仁,忍耐這種難受的事情我可是做了很久了,清朝留給我們一個積弱已久的中國,我們不可能在同一時間處理好所有清zhèng fǔ遺留下來的所有問題,要一件一件慢慢解決才行。”李天成又意味深長地說道。
“說到教育問題,我們還的確落後了西方和rì本太多了,這倒是必須要加強的事業,但教育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長期不間斷地投入,而科技和教育的發展關係最為密切,沒有學校培養出來的大量科技人才,科技的發展將會始終受到限制,所以李總統的意思我也贊同,其它的事情干脆都放一放,把主要的jīng力都投入到國家發展中來。”譚建業接著說道。
“嗯,你們的話我聽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根據粗略估計,中國目前在校大學生只有rì本的五分之一,在校的中小學生也只有rì本的二分之一,而中國的人口卻是rì本的八倍,如果我們有rì本一樣的教育規模,豈會受到小rì本的欺負?”宋教仁隨後也點點頭說道。
“教育和科技發展將成為我們接下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要單獨找教育部長蔡元培和科技部長詹天佑談話,給他們施加一些壓力,我們的教育和科技事業必須大踏步前進,跨越式地發展,必須在三年內使國內的中小學在校生數量超過rì本的兩倍以上,大學在校生也要追趕rì本的規模。在科技發展領域,我們在國防領域的科研專案也要追趕rì本,爭取三年內就要出現一大批先進的國防科技成果出來,使得我軍在武器裝備的質量上跨上一個新的臺階,彌補數量上的不足。”李天成繼續講述著自己心中盤算已久的計劃。
“老譚,南京大學搞得怎樣了,什麼時候可以開學,還有上海的復興大學、武漢的武漢大學、廣州的廣州大學等學校都進行的如何?”李天成隨後便問道。
“南京大學的校舍已經建成了一部分,教學樓建成了三棟,學生宿舍建成了十棟,後勤設施也建成了一部分,可以容納三千名學生同時入學,位置在秦淮區教育園區內,南京大學附近以後將陸續建設出一批新式的大學出來,中小學的建設也在陸續展開。我們正在向社會宣傳免費教育,強制xìng的九年義務制教育等法案還需要國會稽核透過,一旦透過之後,將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強制教育,大學除了雜費之外,不收取任何費用,對於貧困學生主要依靠獎學金制度激勵他們努力學習,學校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給貧困學生增加收入來源。”譚建業已將教育工作分派下去,主要由教育部長蔡元培負責。
“復興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一些列大學都在籌建之中,資金將會很快下撥下去,只不過招生很成問題,國內有相當於高中基礎的學生人數太少,在校高中學堂的學生人數不足十萬人,這些人之中適合進入大學教育的不足五萬人,這還包括北方各學堂的學生人數,南方則不足三萬人,一年能向大學輸送的生源不足萬人,所以我們的幾所主要大學建設起來之後,每所大學只能分到一兩千人左右,教育之事任重道遠啊。”譚建業隨後又憂心忡忡地說道。
譚建業說的基本屬實,實際上歷史上到一九二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