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姬昌沒有辦法,只能先回去,再擇良辰吉日拜訪。
回到朝歌城,姬昌傳旨:“令百官俱都在殿廷齋宿三日,同去迎請大賢。”(這個規格已經高得不能再高了,竟然要西岐的文武百官一起齋宿三日,想那後世的劉備三顧茅廬也比不上這個。)
至第四日,姬昌及百官沐浴整衣,極其精誠,姬昌端坐鑾與,提著聘禮,擺列車馬成行,屈分五采,戈戟鏘鏘,笙簧拂道,如鶴淚鸞鳴,畫鼓咚咚一似雷聲滾滾,對子馬人人喜悅,金吾士個個歡欣。前往姜子牙的草廬中,請他出山。
姬昌帶領文武出郭,逕往溪而來。行至三十五里,早至林下。姬昌傳旨:“士卒暫在林下札住,不必聲楊,恐驚動賢士。”他也下馬,步行入得林來,只見子牙背坐溪邊,悄悄的行至跟前,立於子牙之後。
姜子牙明知姬昌到來,故作歌曰:“西風起兮自雲飛,歲已暮兮將焉依?五鳳鳴兮真主現,垂鉤竿兮知我稀。”
姬昌連忙說:“久慕先生,前顧未遇;昌知不恭,今特齋戒,專誠拜謁。得睹先生尊顏,實昌之幸也!”
姜子牙故作推說:“尚乃老朽菲才,不堪顧問,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暾,何蒙賢王枉顧,實辱鑾輿,有負聖意。”
姬昌怎會讓眼前的大賢溜走,他激動的說:“先生不必過謙,今天下紛紛,定而又亂,當今天子遠賢近佞,荒淫酒色,肆虐生民,諸侯變亂,民不聊生。吾晝夜思維,不安枕蓆;久慕先生大德,惻隱溪,特具小聘,望先生不棄。吾幸甚一生民幸甚日先生何苦隱胸中之奇謀,忍生民之塗炭日何不一展緒餘,哀此,出水火而置之昇平?此先生覆載之德,不世之仁也。”
見對方都把話說道這個份上了,姜子牙就順勢拜了下去,認姬昌為主,幫其出謀劃策,治國安邦。
姬昌大喜,當即邀請姜子牙同上自己的馬車回西岐城中。
姜子牙向姬昌鞠躬說:“主公稍等,待還有一大賢士要推薦給主公。”
姬昌忙曰:“即是入得子牙法眼的大賢,必定有經天緯地之才,帶吾去一見。”
姜子牙大笑道:“哈哈哈哈~~~~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此人名叫申公豹,現就在我的草廬之中,大王不妨移步一見。”
姬昌連忙和姜子牙一起來到他的草廬裡,一進門就看見老神旦旦的申公豹正在運氣打坐,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樣。姬昌見狀,心裡又多了幾分驚喜。
申公豹早就知道來者定是西岐之主姬昌,做歌曰:“紫氣西來三千里,定是明主訪賢士。”他連忙拜見姬昌:“申公豹拜見侯爺。”
姬昌見申公豹如此上道,心中不免有高興了三分,趕緊扶住行大禮的申公豹,說道:“賢士居與此處,乃姬昌之過也,本侯想請賢士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望賢士以天下百姓興衰為重。”
姜子牙也乘機附和:“申賢弟,侯爺乃是一片赤誠,我等就莫要推辭了吧。”
申公豹等的就是他兩這些話,裝模作樣的稍加考慮,便點頭答應了。
姬昌一日之內訪得二賢,真是大喜過望,邀姜子牙和申公豹同上自己的王車,一同回西岐。當晚便在宮中擺下盛宴,邀百官同賀。
作為真正的西岐主人翁,姬昌還是比較慎重的。他分別與姜子牙和申公豹暢談多日,現姜子牙對行軍佈陣,治國理念方面很是強項,很多獨特的見解連自己都歎為觀止。遂拜姜子牙為右靈生丞相,行治國安民之法。
而申公豹卻又有所不同,他對稅收經商一事上頗有獨特的見地,一些觀點令姬昌耳目一新,按照申公豹的說法,若是等將來商業達了,其稅負完全可以支撐起整個國家的開支,到時候就可以免除農田稅了,為此還列舉了很多說明。姬昌雖然有所疑惑,但心中卻認準了申公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