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重龍體,不日自愈矣。”

姬昌艱難的用手指了指姬考,然後又指了指姬發,正待要對他倆說些什麼,卻不想一口氣沒緩上來,就撒手而去了。(是年九十七歲,這在古代已經算是超級高壽的了,想古人常言:人到七十古來稀。)

這下子問題大了,最重要的繼承人都沒說出來,就死掉了,這就讓旁邊的一眾大臣和姬昌的一大堆子女茫然不知所措,他們第一反應是:“這該如何是好?”

眾人先是齊齊痛哭,感懷先王姬昌的仁德,一致決定追封姬昌為文王,以緬懷他在位期間的諸多惠民仁政。偶後文武百官才商討起了嗣位繼承人的問題。

原本很簡單的一件事,無非就是傳位於長子嘛!但眼下卻很難辦,因為有大量的外部勢力介入,使得百官都不敢輕言,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天給捅破了。

姬考有上大夫申公豹和西方教的一眾光頭師兄們支援,且得到了大多數朝臣們的擁護。

姬發有首相姜子牙的全力支援,他後面還有一大幫子姜子牙的師兄做後盾,且新任的北伯侯崇黑虎也表示全力支援姬發繼承西伯侯爵位,故而一部分朝臣也公開表明支援他。

如此一來,西岐就被分成了兩大勢力對峙的情況。

經過首相姜子牙和上大夫申公豹等人的多次閉門協商,最終同意先一致對外,把伐商作為第一目標,其它的事都可以暫時放一邊,日後再做定論。

於是乎,姬考在申公豹和西方教弟子的支援下,自稱“明王”。而姬發則在姜子牙和闡教弟子的支援下,自稱“武王”。

一日間,西岐大地走了一個文王,卻多了兩個明王和武王出來,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手機使用者請瀏覽 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

第一百零五章 武成王伐周,封神榜出

西岐的姬考、姬發同日稱王,這如同九級大地震一般,不但把周邊的諸侯震蒙圈了,甚至把朝歌的紂王和一眾朝臣也都震蒙圈了。

紂王自然是怒不可揭,在其看來姬考、姬發這兩個黃口小兒,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擅自稱王,如此惡劣的行徑與之前公然叛亂的東伯侯姜桓楚有何兩異。

早有朝臣站出來奏曰:“啟稟陛下,姬昌已死,姬考、姬發自立為王,頒行四方諸侯,歸心者甚多,將來為禍不小。臣因見邊報,甚是恐懼,陛下當速興師問罪,以正國法。若怠緩不行,則其中觀望者皆效尤耳。”

紂王:“愛卿所言甚是,但不知哪位卿家願意領軍出征?”

群臣們交頭接耳一陣,最後紛紛看向武成王黃飛虎,其意不言而明。因為聞太師出征東夷尚未歸來,眼下軍中的一把手便是這武成王了,他若不上前領命,何人上前領命。

黃飛虎心中雖然多不願意於西岐交戰,但眼下西岐的一些做法已經使得大商不得不與之一戰了,國事面前無私情。

武成王上前一步,說:“回稟陛下,臣願意領軍出征,討伐西岐,若是姬考、姬發識趣,早早的來朝請罪,尚還有迴旋餘地。不然則大禍臨頭,西岐變天。”

紂王大喜,曰:“好!武成王不愧是我朝中流砥柱。武成王聽命,即日起出兵十萬,討伐西岐。”

黃飛虎:“遵命。”

大勢不變,小勢可改。妲己因為沒有殘害百官,使得雙方的矛盾消弭於無形,甚至妲己還在百官那裡得了個“賢妃”的稱讚。如此一來,商朝的大臣們一個個活得好好的,如首相商容,王叔比干等人。而這武成王黃飛虎也就沒有了反商的理由,想他本是紂王的發小,親如兄弟,且黃飛虎的妹妹還是紂王的妃子,所以老黃頭上又多了個皇親國戚的頭銜,如此恩寵之下,哪個白痴會神魂顛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