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鞏固了君權,最終舜便把帝位禪讓給大禹。
大禹晚年曾推舉東方頗有威望的偃姓首領皋陶為繼承人,以示對傳統禪讓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沒有等及禪讓,比禹早逝。禹又命東夷首領益為承人,然而有很多部落都不擁戴,反而擁戴大禹的兒子啟。
大禹死後,益沒有得到權位,反而在民眾的擁護下,啟得到了權位。從此出現“國家”的概念,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夏朝的起始。
夏啟死後又由他的兒子太康繼承皇位,然後就這麼一代一代的傳下去,終於到了夏朝的末代君主履癸又名桀這一代傳不動了。
桀暴虐民眾,大興土木修建傾宮、瑤臺,使得諸侯叛離。
專為夏王室征伐的夏方伯商湯乘勢而起,取桀而代之,從此以後商朝建立。商朝和夏朝其它地方縱然有所不同,但在有一點上確實完全一樣的,那就是子承父業!商朝也學著夏朝那樣一代一代的往下傳。
這一日,崑崙山下,兩個遊走於深山老林之間,求仙問道的求道者正在激動的討論著什麼。若是謝天虎在此,定會一眼識得這就是日後主持封神的姜子牙和申公豹。
說起姜子牙和申公豹來,那還真得好好說上一番。
先說說姜子牙,這廝自幼閒散在家,也不勞作,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啃老族…!這一啃就是幾十年,家裡人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張羅著給姜子牙找點事做,讓他不要在這般遊手好閒下去了。
姜子牙一聽,慌了…!他連忙表示自己深慕仙道,立志修道成仙。
姜家人……
由於三皇五帝之後,各教弟子都各回各家潛心修煉去了,是以人族中游走的仙人可謂是鳳毛麟角,加上天長日久,修仙求道便成了一個可望不可即的傳說。
說來也是奇怪,在自家人都看來滑稽可笑、異想天開之事,偏偏卻有人很認同姜子牙的觀點,那人是誰?就是姜子牙的鄰居宋異人。
宋異人小時候就與姜子牙結為了異性兄弟,並且家財萬貫,他聽說兄弟姜子牙要準備外出尋仙求道,非但不阻止,還贈與了大量盤纏!(兄弟做到這個份上真是夠爽快的了…!)
姜子牙得宋異人之助,才得以踏上了尋仙求道之路,他踏遍深山老林,可謂是哪裡偏僻就往哪鑽。這不!一聽說崑崙山仙氣繚繞,鮮有人跡。老薑一頭就奔這裡來了,並且在路上還遇見了同來尋仙求道的申公豹。
再說說申公豹,他乃是花豹得道,這在巫妖大戰之後,妖族大部分移居北俱蘆洲的情況下,依靠自身本領化形的妖族,絕對說得上是天賦極高的了。而且申公豹不但資質好,口才也更加的高,他是一個隨便往人堆裡一擠就能和陌生人聊得火熱的那種怪才。想想原著中他那一句“道友請留步”坑了多少截教門人。
不過話又說回來,凡事有正反兩面,就像天上有日月交替一般,原著中若非申公豹四處拉截教門人應劫,那姜子牙焉能坐享其功。所以謝天虎一直認為申公豹從來就沒有背叛過闡教,他是以另一種方式來為闡教服務。可以說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明棋,而申公豹就是元始天尊的暗器,只是最後兩者的待遇相差太大,一個功成名就,一個被罰去堵北海海眼。
言歸正傳,姜子牙和申公豹在求道路上相遇,一見如故,便結伴前行。
眼見崑崙山山高林深,大氣磅礴,仙氣繚繞,姜子牙心中大喜,對一旁的申公豹說:“申兄弟,這次準沒錯,崑崙山一定有神仙居住,咱們速速上山尋找吧。”
申公豹心中嘀咕:“老薑啊老薑,你見了哪座山都是這麼一副表情,一會尋不見仙人千萬不要又跺腳罵娘了哦…!”但其口中卻答道:“姜兄所言甚是,我們這就上山尋找。”
兩人剛準備上山,前面卻出現了一隻猴子和一個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