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老闆,我們什麼時候正式開始拍電影?”

沈丹青沒有馬上回答李正宇的問題,而是問他道:“喜劇演員你選好了嗎?”

“還沒有,符合我們要求的喜劇演員真的很難找。而且陳佩斯先生也沒有答應我們的邀請。”李正宇實話實說地回答道。

沈丹青也知道,也想選一個真正符合要求的喜劇演員真的非常難,這種人真的是萬里挑一的。

能演中國式喜劇的演員多得很,但是要想演出讓歐美觀眾也喜歡的喜劇電影,這類的人才就不多了。

沈丹青想了一下,著名的喜劇演員除了陳佩斯就只有潘長江還算合適了。其它的喜劇演員都只善長語言幽默,而不善長表情幽默,就連日後紅極一時的星爺也是如此,反倒是一些配角可能有幾個合適的。不過這些配角一般外表形象都太差了,也不適合當主演。真是煩燥,這麼一個小小的問題就難住了他。

本來,陳佩斯是最合適的,但他是大牌明星,看不上巨龍公司這樣的小公司,沈丹青也沒辦法了,只是心裡感到非常可惜。於是沈丹青只好無奈地說道:“你們再去北京聯絡一下潘長江先生看看,看他願不願意來我們巨龍公司拍電影。

另外,你們還得進行海選,兩手同時進行。公司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這部喜劇電影了,我們要一炮打響。”

其實九十年代,正是香港喜劇電影的黃金時期,香港就有好幾位符合要求的喜劇演員。比如光頭麥嘉和許冠傑這對黃金搭擋就很好。但是他們第一是大牌,第二,他們本身就是電影公司老闆。哪裡會來巨龍公司這樣的小公司拍電影啊!其它的大牌演員雖然趕不上麥嘉和許冠傑,但也不會自降身份來巨龍公司拍電影。

看來只有靠海選了。真正成名的春劇演員是請不到的。這就是長勝投資集團低調發展的壞處了,如果別人知道長勝投資集團的實力,說不定也有人會來也不一定。

第一部電影,選擇拍喜劇電影,是沈丹青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真正拍得好的喜劇電影,全世界的人都愛看。在這個上面,全世界的看法都一個樣。

但是如果其它題材的電影,外國人就不一定愛看了。可能我們認為是錯誤的,在外國卻很正常。這就是文化差異和制度差異引發的認知性不同。因此為了一炮打響,沈丹青就先選擇了喜劇電影。

“好啦!你先回去選演員吧!選好了就開拍,到時候有空的話,我會親自參與拍攝的。”沈丹青想著就頭痛,就決定不想了,於是就讓李正宇回去了。

李正宇看到老闆的樣子似乎不太高興,就馬上回答道:“噯!老闆,那我先回去了,再見!”

“嗯!去吧!”沈丹青揮了揮手說道。

當老闆也不是這麼好當的,當老闆就意味著要拿主意,因此麻煩事也比普通人多得多。

不過,他自有一套調整自己心態的好辦法。李正宇走後,沈丹青就將這件事在一邊不管了,似乎李正宇就沒來過一樣。

他又一心投入了日常的工作當中了,這一忙就忘了時間,一直忙到了中午。感覺肚子有點餓了,他才抬起手腕看了一下時間。時間剛剛好,還有十分鐘就要到午飯時間了。因此他馬上站起來就往外走去。他得趕時間,他可不想和員工們擠在一起吃飯。

劉秘書看到老闆下去吃飯了,他也馬上停止了手頭的工作,站起來就開走。

整個公司只有他和老闆不用打卡,只要跟著老闆走,門口的保安也不會過問他,畢竟跟著老闆就是他的本質工作。這也算是他的一種小小的福利吧!

自助餐的形式,菜式是最豐富的,其碼有幾十個菜,當然其中有許多主菜重複的。比如:辣椒炒肉、苦瓜炒肉等等。不過總的來說,比單獨吃點菜,菜式要豐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