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時,是徐皇后都反對過,覺得太隆重的。
皇后這麼做,有些人以為是她跟徐增壽的年歲差距比較大,又不是一個生母,可能有偏向自己同胞兄弟魏國公一脈的考慮。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這更是擔心徐家一門兩國公,會過於顯赫,到時候過猶不及,反而成了徐家的催命符……雖然當時魏國公一脈因為徐輝祖堅定不移保建文的緣故,已經被奪爵,可徐輝祖到底是中山王徐達的嗣子一脈,還跟徐皇后關係密切,永樂帝要看皇后面子,也不好對他太過趕盡殺絕。
後來皇后去的那年,徐輝祖也沒了,永樂帝可不就是吩咐冊徐輝祖之子為魏國公,給徐達繼承宗祧麼?
這些道理,這些年來,不管是定國太夫人沐氏,還是其他一些人,都說給徐景昌兄妹聽過。
但是對於年少的兄妹來說,同樣都是皇后的孃家人,魏國公府輕而易舉就能有的,憑什麼自己父親要拿命換?!
如果徐增壽是個不合格的父親也還罷了,但他偏偏不是。
雖然罹難時年僅二十八的忠湣公,當時也有了好幾房姬妾,且有著庶出的子女了,可是卻從未因此疏忽了對嫡出子女的寵溺與縱容。
父子之間的感情既深厚,喪父的打擊可想而知。
直接殺死徐增壽的是建文帝,可是建文帝已經不知所蹤多年,就是永樂帝也百般尋找無果。
至於說建文帝的子孫,不用他們兄妹要求,永樂帝也不會放過。
對於一直被寵溺著長大的徐家兄妹來說,這些仍舊遠遠不能夠平息他們的委屈與憤怒。
那麼剩下來的,就只能記到永樂帝頭上。
要不是為了給永樂帝幫忙,徐增壽怎麼可能死?!
快十年了,每次因為思念父親抱頭痛哭的時候,兄妹倆都會這麼想。
哪怕永樂帝一直都對定國公府寵愛有加,但對於徐景昌跟徐景鴛來說,這些都不稀罕。
寧可家中仍舊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國戚,父親徐增壽卻還活的好好的。
&ldo;而且什麼定國公,說的好聽!&rdo;徐景鴛越想越覺得委屈,哽咽著繼續,&ldo;又沒有正經差使,論權勢地位,跟那些正經的權貴都不能比!&rdo;
就提到沈竊藍,&ldo;要不是因為哥哥你空有爵位而無權勢,那沈竊藍算個什麼東西,也敢不給咱們面子?!&rdo;
&ldo;魏國公府如今也沒什麼像樣的差事。&rdo;徐景昌行事很有些荒唐放蕩,脾氣也不怎麼好,不過到底是貴胄圈子裡混大的,基本的覺悟還是有的,此刻搖頭道,&ldo;雖然咱們跟魏國公府一向有些磕磕絆絆的,然而到底一筆寫不出兩個&l;徐&r;字,你也不想想咱們爹爹跟祖父還有伯父他們是何等的赫赫戰功!已經是一門兩國公了,如果後人還跟前人一樣驚才絕艷,他們朱家人還睡得著麼?&rdo;
尤其徐皇后已經不在了。
雖然這位皇后姑姑在的時候也沒有時時刻刻處處偏袒孃家,可到底是徐家女,且在永樂帝跟前很有分量。
她在世一日,不管徐家跟皇家之間有什麼樣的恩怨,都還有斡旋的餘地。
沒了這個緩衝之後,徐家如今行事豈能不謹慎嗎?
也不僅僅是徐皇后,&ldo;咱們爹爹沒了,叔伯們也凋敝的差不多。哪怕是當初口口聲聲要為建文拿下陛下的大伯,那到底是跟陛下有過從少年時候一塊兒走過來的情誼的。他們都去了之後,如今幾個房裡當家的都是小輩,你說還有多少情分能讓皇家念及?&rdo;
&ldo;所以你以為陛下為什麼格外縱容咱們?無非是知道咱們折騰來折騰去,不過是這麼點兒把戲,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