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靖難之役過去雖然才十年不到,然而很多人只怕早就忘記建文帝了。
像郗浮薇,靖難之役發生的時候她已經出生了,可是對於那位以皇長孫承位卻旋即失位的皇子,她真心沒什麼緬懷的。
甚至跟著郗浮璀瞭解了些經過後,還很感慨這位的優柔寡斷。
所以郗浮薇覺得,永樂帝沒必要這麼忌諱建文帝還在人世。
&ldo;你家裡只是鄉紳,不知道上頭的事情所以不懂。&rdo;於克敵聞言搖頭道,&ldo;陛下怎麼會忌諱那位?要是忌諱,當初也未必會清君側了。&rdo;
他聲音一低,&ldo;然而太祖皇帝陛下……&rdo;
永樂帝不怕侄子,然而卻怕一手建立了大明朝的太祖。
這也不奇怪,除了懿文太子外,老朱家的子孫,誰不怕太祖?
不僅僅是出於為人子女對父親的敬畏,更是對太祖從一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乞兒到君臨天下的崇敬。
太祖皇帝當初那麼死心塌地的要將江山交給孫子,怎麼會不多給年輕的孫子多留幾張底牌呢?
&ldo;可那又怎麼樣?&rdo;郗浮薇心道,&ldo;如今坐在大位上的,還不是永樂帝麼?&rdo;
可見太祖皇帝留下來的底牌要麼不夠,要麼就是建文帝自己不會打牌……現在打牌的這個人都不知所蹤快十年了,永樂帝居然還是耿耿於懷嗎?
她對永樂帝,對朱家子孫都沒什麼瞭解的,所以也不能確定太祖皇帝在永樂帝心目中的陰影就是這麼深刻。
旁敲側擊了一番沈竊藍不會因為自己被鄒府趕出來,就關心起了將來:&ldo;你說我不在鄒府做女先生了,接下來大人會讓我做什麼?還是就將我侄子還給我,讓我找個地方好生過日子去?&rdo;
於克敵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她:&ldo;就算大人讓你們姑侄走,你真的敢走?&rdo;
&ldo;……不敢。&rdo;郗浮薇沮喪的抱住頭,&ldo;衝著那位徐小姐,我也不敢離了大人跟前呀……噢對了,昨兒個出去被她堵住,帶到酒樓的雅間潑了一盞熱茶,這會兒肩上還敷著藥呢!&rdo;
這話她說的很平靜,甚至沒什麼怨氣,於克敵也沒當回事:&ldo;別看咱們是天子親軍,走出去文武百官都要退避三舍,然而碰見這種勛貴,還是女眷……陛下心裡頭對他們老徐家的情分一日沒有消磨殆盡,些許委屈也只能忍著。&rdo;
&ldo;所以我在想,萬一大人接下來覺得我沒什麼用場了可怎麼辦?&rdo;郗浮薇嘆口氣,&ldo;之前一直想著把事情做完,好接了侄子團聚。現在想著,徐小姐的事情一日沒解決,還是別讓我侄子回來我身邊的好!不然不是給徐小姐送人質麼?&rdo;
於克敵笑著說道:&ldo;你要解決徐小姐的麻煩?這可是麻煩了,這種天之驕女就算不會一直把你放在心上,卻保不定忽然想起來一下。你總不可能一輩子防著她吧?那麼只能一輩子找人護著你……要不你也別平白背鍋了,看看大人有意思的話,索性自薦枕蓆,混個小妾什麼的,哪怕是外室呢,徐小姐再動你的話,名聲可是不好聽,到時候定國公為了自家妹子著想,也會攔著她的。&rdo;
郗浮薇提醒他:&ldo;你之前還勸我別打大人的主意了,合著你嘴裡就沒有一句能相信的?&rdo;
&ldo;隨口說說。&rdo;於克敵繼續笑,&ldo;這不是給你出主意麼?再說咱們錦衣